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中央纪委这么说

廉洁深圳
2017-01-10 19:46
+ 订阅

日前,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通过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及中央纪委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相关内容介绍,我们可以对这部重要文件有基本认识,下面跟纪律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要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目的,正如前几天热播的专题片片名“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样,就是防止“灯下黑”。

全面从严治党,纪检机关必须把自己摆进去,从严管好自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自觉接受监督,所以我们就针对纪检机关最核心的监督执纪权力,专门制定了规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扎紧制度的笼子。这次中央纪委全会通过规则,就表明纪委的权力有严格的监督,纪检干部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也展示了我们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铁军的坚定决心。

全会一致认为,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是纪检机关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带头强化自我约束,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做到正人先正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表明了严格自律的担当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明确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清理和净化朋友圈,目的是减少以权谋私、以案谋私的风险。《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认真查找、梳理风险点,在每一个关键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强化内控机制,防止权力滥用。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制定过程

在中央纪委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里,对《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制定过程有详细介绍。

据悉,《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制定是从2016年初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中央纪委机关18个部门和多个省区市纪委参与了规则起草,梳理现行制度、总结实践经验、找准关键点和风险点,本着“盯住人、看住事”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炼有效做法和具体实招,上升为制度规范。

中央纪委先后召开10多次常委会议、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研究,就各方面细节不断深入探讨,以求有效、管用。

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了规则送审稿,同意将其提交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

对哪些方面作出规定?

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透露,《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对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规定:

紧扣监督执纪工作流程,明确请示报告、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涉案款物管理等工作规程;

规定谈话函询的工作程序,执纪审查的审批权限,调查谈话和证据收集的具体要求;

提炼有效管用实招,上升为制度规范,把纪委的自我监督同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机结合,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

来源 | 整理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

编辑 | 纪律君·鹏辉黄鑫

往期精选回顾:

深度解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六大看点!

相互制约、一案双查...中央纪委严防“灯下黑”的绝招你知道多少?

深圳坪山这个家族官员辈出,为何没有一人在廉政上出问题?

元旦春节,党员干部收送节礼及聚会、旅游要注意什么?

深圳市纪委、市监察局发布求贤令,全省公开选调10名公务员

更多内容关注“深圳明镜网”(点击“原文阅读”)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