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8日在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昨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监察部副部长肖培等解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并答记者问。
推动制定国家监察法
吴玉良在发布会上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
全会指出,今年将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纪委牵头抓总,落实改革方案,推动制定国家监察法,筹备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意在实现对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
肖培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中国的反腐败机构。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山西、浙江开展省一级的“监察委”试点,包括国家一级、省一级、市一级、县一级监察委员会,是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
肖培介绍,监察委员会将对六大类人员进行监督,分别是:国家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工商联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法律授权或者政府委托来行使公共事务职权的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公办教育科研文化医疗体育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群众自治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其他依法行使公共职务的人员。
审查过程全程录音录像
此次全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
《规则》紧扣监督执纪工作流程,明确请示报告、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涉案款物管理等工作规程;规定谈话函询的工作程序,执纪审查的审批权限,调查谈话和证据收集的具体要求;提炼有效管用实招,上升为制度规范,把纪委的自我监督同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机结合,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这些都属于纪检机关监督执纪中的核心权力。
全会前播出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介绍,该《规则》是通过对现行制度的梳理、总结实践经验、找准监督执纪中的关键点和风险点,本着“盯住人看住事”的原则制定的。
《规则》还将要求建立审查过程全程录音录像、打听案情和说情干预登记备案等制度。对执纪违纪、失职失责的严肃查处,对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的要调整岗位,严重的就要问责。
贪官“忏悔录”能公开都要公开
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对腐败“零容忍”、反腐无禁区,并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披露大量因贪腐被调查的“大老虎”、纪检系统“内鬼”的典型案例,部分落马官员在电视屏幕前进行忏悔。
公报明确提出,反腐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以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同时还明确提出:要深刻剖析典型案件,忏悔录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充分发挥反面教材作用。
在作风建设方面,全会还要求,要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坚决防止反弹回潮。
在抓“四风”方面,全会还提出一项新要求:执纪审查对象,即通常外界所称的“落马官员”,凡是存在“四风”问题的,要先于其他问题查处和通报。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