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打造医疗人才平台,建立机制改善待遇

南方+ 2017-01-10 09:35

2016年,医疗人才流失严重再度引起关注。为此,东莞市卫生计生局曾举行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由局领导带队走遍全市医院,听取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和建议。在9日举行的分组讨论中,第十四组是来自医药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少数民族、宗教的委员,委员们呼吁,需要社会对这一问题关注、解决。

“据不完全统计,东莞的医疗高级人才流至深圳、广州,占各家医院的20—50%。”政协委员刘红梅说,虽然这一现象并不是东莞特有的,但对比起其他地区,东莞的情况更严重一些,一些初级或新入职人才中约5一20%也在“逃离”东莞。

分析原因,刘红梅说,从薪酬上来看,初入职医师急于自立,而在职和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大约是深圳的1/3、广州的1/2。此外,社会地位、管理机制、劳动强度也是影响医生执业的因素。

“医务人员每周工作39小时,加班是常态,一周只能休一天半,具体休假时间还不能自由决定,要根据上岗人数和工作强度排定,节假日不能跟家人团聚。”刘红梅说,医务人员经常面临晚夜班,例如市里有一家三甲医院想招聘职工兼职夜班,用高薪吸引依然收效甚微。因为工作强度大、用工困难,已经有一些医院正在酝酿儿科关停夜诊。

刘红梅建议,东莞应当打造人才平台,加大力度引进高端人才。“现在医学分会开会时,中午的快餐都要‘化缘’。”她说,政府应当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力度,并建立机制改善医疗界人员待遇。

来自石碣医院的政协委员黄容弟则呼吁,东莞应当更重视镇街医院的发展。

“人才流失对于镇街医院来说更为严重。”黄容弟说,镇街医院肩负着保障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健康的重任,是实行医改政策的主要承担单位,更是应对各种突发医疗事件的重要部门。但是,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减少以及居民对卫生服务要求提高、盲目追求三级医院医疗服务等原因,东莞市内各镇街医院业务量下降,面临生存困境。目前已有6家镇街医院因经营困难,开始向社区医院转型。

“政府对公益性医院财政投入过少,如2015年东莞市对卫生事业财政总投入为28481万元,仅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0.31%,主要用于市属医院建设、两癌筛查和乙肝母婴阻断等项目。”黄容弟说,镇街医院没有市政府的财政投入,甚至各镇政府对镇街医院的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大大限制了镇街医院的发展。

黄容弟提出,政府需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增加保障性资金投入、将镇街医院医务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才能解决镇街医院卫生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此外,镇街医院同样要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医院管理人才培训、业务骨干优秀人才培养及补助,重点专科建设及科研立项补助,科研成果奖励等,才能调动医务人员学习积极性,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带动各镇街医院全面发展。

策划:南小渭

统筹:欧雅琴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郭文君 欧雅琴 叶永茵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冯文美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