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意外去世、弟弟患上脑瘤……一连串家庭变故,并没有打倒南医大学子毛莹莹,反而让她变得更强大。一边支撑家庭,一边完成学业,并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2016年,她获评孝老爱亲“广东好人”。
▲“广东好人”毛莹莹
毛莹莹1988年出生于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青龙围村。在青龙围村,提起毛莹莹,村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位孝顺坚强的女孩。 毛莹莹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全家靠耕种和父亲开拖拉机送货挣钱维持生计。 莹莹从小就懂得自立自强,洗衣、做饭、除草、采摘......每一种农活她都在行。凭借着一股想改变家庭命运的认真劲,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她考上南方医科大学。大学期间,她连续三年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为减轻家里负担,周六或寒暑假,她都会外出做家教赚取生活费。
2010年,毛莹莹获得推免攻读研究生的资格。然而,就在第二天,她接到家里电话——父亲突发脑溢血,住院了。父亲中风后,家里的经济来源切断了。毛莹莹学会了骑摩托车,代替父亲上山照料果树,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2011年9月,研究生开学后两天,莹莹还和父亲通过电话,这是她和父亲最后一次通话。两天后,莹莹接到表姐电话,要她马上回去,语气十分紧急。到家后,莹莹得知,父亲在购买农药的路上遭遇车祸去世。弟弟才读高一,妹妹已经辍学外出打工,母亲是传统的农村妇女,身形瘦弱的毛莹莹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一边照顾家庭,一边求学深造,为减轻家庭负担,毛莹莹每天都精打细算。每个月1000元的补助,她硬是省下400元给正在读大专的弟弟使用。但是2014年年底,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庭。她的弟弟去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在脑内发现一个“压迫”,被确认为良性的海绵状血管瘤,存在出血风险,随时危及生命。反复权衡后,莹莹下定决心,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为了不让母亲担心,莹莹并没有将手术决定告知母亲。现在,弟弟康复情况良好,大专毕业后开始工作。
父亲过世后,莹莹产生退学的想法:继续读书是否太自私了?这时,导师李红卫教授向她伸出了援手。莹莹感动地说:“在我打算退学时,李红卫老师一直鼓励我,表示会尽全力帮我完成学业。在硕士期间,导师按照博士标准给我发放研究生补助,帮助我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读研究生免交学费,使她得以在不增加家里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完成学业。随着家人情绪逐渐平稳,莹莹决心继续进行学术研究。2016年,她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我记得我老师对我说过,他说‘人要有信念’,就是困难摆在你面前,你可以选择退缩,也可以选择跨过去,如果你把困难战胜了,你就可以变得更强大了。”莹莹一直强调,这个博士学位不仅仅属于她一个人,一路走来,历经风雨,是亲朋、是挚友、是老师、是同学给了她无限的支持。感恩,将是她未来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命题。
内容综合自南方日报、云浮广播电视台
版面:梁国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