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雾散霾尽,走出室内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正当其时。下面为你准备了一份免疫力宝典,快一起学起来吧。
读懂免疫力下降的求救信号
免疫力好比身体里的军队,外界袭来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时,会对其进行识别,必要时与之“作战”。小伤口、普通感冒过一段时间能“不治而愈”,就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
人体的免疫力随年龄变化。一般而言,出生后3~6个月是免疫力最弱的时候。免疫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最快,在25岁左右达到顶峰,30岁后会慢慢下降。
除了与年龄变化有关,由于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免疫力下降不仅让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还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失眠等问题。
一旦有以下表现,很可能是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了。
1
精神较差、疲劳、感觉不舒服
2
感冒次数增多、伤口愈合速度变慢
出现这些问题,说明免疫功能已下降得比较快了。
如果一段时间内感冒次数明显增多,有小伤口也不容易好,表明免疫功能已经明显下降了。这时,人体的抗肿瘤能力也可能会下降,更易患癌,应及早重视和调整。
建议发生类似情况时咨询医生,一旦明确患有特定疾病,应积极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系统正常运转,最重要的是“平衡”。并不是说免疫力越强就一定越好。
身体抵抗外界侵扰的能力过高,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如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4大敌人伤害免疫力
一个人生下来“底子好”,免疫功能强,相对就可能更少生病,免疫系统也可能衰老得更缓慢。但如果不注意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样会让免疫功能受损。
总的来说,以下四点是伤害免疫力最常见的原因。
年龄
乱用药品
滥用药品对免疫系统的干扰很大。免疫球蛋白、激素类药物,尤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健品对改善免疫力的效果有限,不应过分迷信。
太爱干净
免疫系统“记性好”,会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多数情况下,如果下次遇到相同的病毒、细菌,免疫系统会很快将其消灭。如果周围环境一直很干净(尤其对孩子来说),会减少感染产生抗体的机会,身体抵抗力反而会减弱。
不良生活习惯
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坏习惯,都可能大大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心情抑郁、压力过大、环境污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4个方法帮免疫力充电
饮食均衡
盲目相信保健品能提高免疫力,不如通过合理膳食均衡补充各种营养,因为营养是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
在没有特殊疾病禁忌,饮食均衡的前提下,可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A、C、E和铁等元素,有助免疫系统正常运作。
可适当多吃些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鱼、肉、蛋等富含蛋白质,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坚果、豆类和谷类富含维生素E,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动物肝脏富含铁。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内脏不宜吃太多,一般建议每周不超过50克。
适量运动
在身体情况允许时,建议每天运动30~50分钟,每周5次。坚持一段时间后,免疫系统功能会有所改善。大家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年轻人可选择游泳、打羽毛球等,老人可选择快走等运动。
保证休息
充足的睡眠对保证免疫功能有很大作用。长期通宵熬夜会伤害免疫系统,更容易感染病毒等,引起疾病。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建议保持在7~8小时,老人也不要少于6小时。
希望在新年之初,你就能为免疫力充满电,让它带给你一整年的健康。呵护免疫力是个长期工程,只有坚持才能充分发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