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问题成焦点,东莞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东莞日报 2017-01-09 15:27

过去的一年,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市民经常吐槽的新焦点。

市交警支队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市机动车总量达到219万辆,机动车驾驶人254万人;全年新增汽车入户36.2万辆,平均每个工作日入户1400辆,新增初学驾驶人25.7万人。

2016年11月,高德地图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东莞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78,即高峰出行所花费的时间是畅通情况下的1.78倍,平均每天有22公里的路段在堵车。

2016年第三季度的东莞堵车重灾区,排第一的是晚高峰时段的环市北路(从湖景路到樟深路),长2.3公里,高峰时行车时速不到16公里;晚高峰的东莞大道(从莞太路到旗峰路)同样让人抓狂,高峰平均时速是29.87公里;而G9411莞佛高速(从太平立交到虎门大桥),第三季度有61天堵车——足足比第二季度多出19天。

新的一年,东莞如何缓解交通拥堵也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有委员提出,一些主干道设置不合理,仍需科学规划;也有委员提出,东莞要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同时还要打造城市微循环系统,打通城市道路的“毛细血管”;另外有委员提出,东莞的交警应该在拥堵时段更多下沉到拥堵路面,不能过分依赖高科技。


委员声音

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副主委周亚民:

部分主干道设置不合理过于依赖高科技路面鲜见交警

今年“两会”期间,民建市委会提交了一份《从多方面下手,缓解交通拥堵的建议》的提案。作为提案主要作者,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副主委、东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副教授周亚民表示,通过大量的调研,他们总结了出现拥堵的一些原因。

多重因素导致交通拥堵

首先是部分主干道设置不合理。以松山湖以及环城路部分路段为例,松山湖大道东莞市中医院门口,由于松山湖往港口大道的同沙立交桥的右转弯处弯道过窄,大型货车通行时速度极为缓慢,加上很多前往南城方向的车辆占用进入环城路的右转车道,造成同沙立交路段等待通行的车辆经常绵延数公里,“倒灌”至松山湖大道。

同样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松山湖大道南城往松山湖方向的东部快速入口路段。

另外调研结果认为,部分交通监控摄像头形同虚设。目前东莞市安装于交通路口的监控主要是用来拍摄车道上冲红灯车辆的后牌照,无法对其他违章行为进行抓拍(如跨越实线逆行、等待放行时跨越实线占用对向行车道以及停留在禁停的黄方格区域等);部分路口虽然加装了治安监控视频对交通违章进行抓拍举证,但经过观察,大城区范围内有不少此类的治安监控视频形同虚设,每天都可以看到大量机动车在监控视频点附近违章行驶,这些违章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行驶的车辆通行。

委员们通过调研还发现,东莞交通过于依赖高科技,路面几乎不见交警巡逻。提案提到,长期以来,东莞道路上鲜见交警,全市的交通几乎完全依赖于自动控制。但是,高科技的自动控制在某些情况下显得非常“弱智”,如在交通灯故障、车流量大或轻微交通事故造成的行车缓慢时,部分驾驶员没有很好地约束自己,肆意违章逆行或穿插,从而使得行车缓慢逐渐演变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如果此时有交警在场进行指挥疏导,交通秩序可以很快得以恢复正常。同时,在一些狭窄的道路上,经常有车辆违章停放,也是造成道路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道路规划建设要大量实验验证建立立体停车场缓解停车难

“堵车矛盾一直存在,我们不能放任不管。同级城市比较起来,东莞的道路其实算是宽敞的,但是道路建设比不上车辆增长的速度,关键是如何去管理。”周亚民说。

一方面道路建设部门在对道路进行规划建设时,应该会同其他相关部门,采用计算机建模不同的场景(如发生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不同程度的车辆故障等)和不同的车流量情况下,车辆通过效率、道路使用率等,在经过大量实验的验证下,选择最佳方案,同时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另外,应该对全市范围内的治安监控、交通监控设备进行排查,了解设备情况。对需要维修或更换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杜绝监控设备形同虚设的现象。在车流大的路口,加装拍摄机动车前牌照的高清设备,加强对通过路口车辆的监控。

第三,在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桥、环城路辅道的莞樟路口等处架设道路分隔栏,提前将前往不同方向的机动车流分开,避免由于机动车的随意并线、占道造成交通堵塞;同时,在易拥堵路段以及上下班高峰期,安排交警巡逻,此举有利于发生交通拥堵时及时进行疏导,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在公共停车位方面,由于平层停车场占地面积大,场地利用率低,建议各镇街根据实际情况在停车困难区域适当建设立体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同时可减少违章停车带来的交通堵塞。

周亚民认为,除了公益宣传以外,东莞也可充分发挥市立法权的功能,加大对交通违章的处罚力度。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会参政议政专委会主任委员殷毓德:

水乡大道要提升通行能力减少拥堵拥堵时间段和路段应加大警力下沉

市政协委员殷毓德今年特别关注了水乡大道的交通问题。

殷毓德告诉记者,水乡大道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但是目前的通行能力受限,建设规划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另外,自身道路设计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再加上一些重型货车在通行过程中对路面的损害也比较厉害。

提案建议要对水乡大道进行必要的改造。一是通过改造来提升它的通行能力;二是建议相关部门通过调研把水乡大道改造成全封闭的类似于像环城路这样的快速路,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也可在重要路口加设一些立交,或者是建设一些地下城市隧道等,取消一些红绿灯。”殷毓德说,如果可行,还可以设一些小汽车的专用道,让它的时速可以保持到80公里到100公里,这就解决了东莞主城区通往水乡道路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缓解水乡大道的交通压力。

“我是高级中学的老师,我对我们高级中学、市一中周边路段的拥堵情况深有感触。每到放学时,这段路堵车堵得水泄不通。”殷毓德说,“我们了解到的堵车情况,主要发生在上下班时间城区范围内的学校路段。此外,环城路早上七点半到八点也是早高峰时期。”

他建议,一方面警力下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特别是针对一些拥堵的时段和路段;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因为单靠警察去完成这个任务是不现实的,也需要市民的配合,车主自身素质的提升;在硬件设施方面需要进行改善,比如在一些道路的交叉路口,一些辅道设施可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同时要加大对超载超重大型车辆的查处,进行一些必要的整治,保持路面的行车安全。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东莞市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杨小红:

打造“交通微循环”打通城市道路的“毛细血管”

市政协委员杨小红认为,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公共交通一体化,才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她认为,从深圳、广州等“大交通”管理的实践证明,实行交通管理一体化,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统一布局,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这些经验,值得东莞借鉴。

地铁时代公共交通需要无缝对接

去年,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东莞进入了地铁时代。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地铁与公交衔接不足的尴尬很快浮出水面。

“走路去地铁站太远,坐公交去又没有相关班线接驳,于是出现了开车去坐地铁的情况。”杨小红说,由于缺少统筹管理部门,城轨、路网、公交各自规划建设,不同的运输方式难以无缝衔接,从而未能充分发挥地铁等公共交通的优势。

杨小红认为,推进“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构建一体化运行的综合路网体系有重大的意义。她举了个例子说,深圳率先在全国进行大交通体制改革,组建市交委,确立“一城一交”大交通管理体制。成立后的交委统一负责城市道路、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管养、执法及交通运输管理,将原本由不同部门管辖的道路及公路两张路网合二为一。

城市交通涉及多个部门,杨小红说,原有制度下,道路规划建设由多个职能部门负责,而管理则由另一个职能部门负责,缺少统筹管理部门。借鉴深圳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成立交委后,涉及到城市交通的问题可以纳入一个部门管理协调,解决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管理多头、职能交叉等问题。

杨小红认为东莞可以实施“一城一交”管理模式,即一个城市一个交通主管部门,真正建立起政令统一、管理顺畅、规范科学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此外,通过设立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集中全市交通研究力量,整合各方面的智力资源,系统地研究交通问题,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建议打造“交通微循环”打通城市道路“毛细血管”

目前东莞很多交通路网都是通过主要干道进行转换,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难以分流,会加剧这些干道的交通拥堵。

杨小红以环城路为例说,道路的交叉节点较少,下班高峰到来时,不断蜂拥进出的车辆,因为缺少快速出口和疏解渠道,无法形成快捷有效、迅速疏解的“微循环”,加剧了拥堵。

杨小红认为,东莞必须大力改善交通微循环,对于重点片区进行交通节点改造,提升城市道路网络整体运行效率。

交通微循环即是打通主次干道之间的“毛细血管”,强化次支路(尤其是支路系统)为主干路网分流减压和增加可选路径的交通功能,提高整个城市道路系统的运行效率。

杨小红认为,可以对东莞现有的交通节点进行改造,让主次支路之间互联互通,使车流快速疏散到支路去。

“车辆实现了分流,就不会出现一小段路段拥堵,整条主干道就瘫痪的情况。”杨小红说,东部快速经过近两年的改造,目前交通拥堵问题已有所缓解。东莞可以进一步改善交通微循环,缓解主干道交通压力。

发展公共交通,建设自行车专用道

杨小红说,近年来东莞市交通建设投资重点仍集中在道路系统建设上,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她在提案中指出,要缓解城市拥堵问题,东莞需继续加大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方式。“说实话,我本人目前也无法实现绿色出行。”杨小红说。由于目前公共交通系统还不够完善,要想完全做到绿色出行还是个难题。

调研时,家住环城路的业主向杨小红反映说,由于该路段公交线路较少,站点少,经常要等半个小时才能等到公交。

“老人可以等,但对于上班一族就不现实了。”杨小红说,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只好选择开车出行,这也是造成拥堵的原因之一。因此,东莞应加快公交线路和地铁的接驳工作,进一步完善公交线路;只要把公共交通系统做到位,市民感受到了方便,自然会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编辑 冯文美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