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观察|佛山的中心,你为何被低估
“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真的觉得很惊讶!没想到仪器这么精密,检测人员也很专业,有他们把控禅城食品安全风险,感觉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了!”1月6日,由媒体和网民代表组成的佛山市民记者食品安全体验团一行深入禅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食品生产企业工作车间、农贸市场,全方位感受禅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对禅城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创新食品安全监管的模式频频“点赞”。
2017年开年首个工作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就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保障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严字当头,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保障民生工程来抓,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6年7月,佛山正式成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食品安全是第一良心工程,禅城区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中,更应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主动作为,主动承担。”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说。
对此,禅城高举“四个最严”标准,将食品安全上升为“一把手”工程,推出基层监管能力提升、过程管控效能提升等十大重点工程,运用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夯实监管基础,创新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全区食品安全状况持续向好。
统计显示,过去一年,禅城全区未发生Ⅲ级(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强化技术支撑
建三级检测体系提升事前防控水平
“食品安全无小事,各职能部门、各镇街需要深刻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刘东豪说,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明确提出了党政同责,党委政府要把创建工作要求“提高一级”,主动作为、主动承担,从群众需求出发,找准方法,真正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为此,禅城进一步革新市场监管体制,编制实施了食品监管权责清单,厘清区、镇(街道)以及部门之间监管范畴和责任边界,以基层监管为主战场,在辖区所有村居组建了一支430人的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并动员村(居)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员协管食品安全工作,打通了基层监管“最后一公里”。目前,食品、农产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已实现100%覆盖全区各村(居)。
期间,禅城重点推进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快速筛查防控网络建设,并将其列为2016年全区11件重点民生实事。1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南庄绿岛湖的禅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有机处理室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肉联厂取样的生猪和猪尿样本进行预处理,之后样本将进入大型专业仪器进行分析,并快速得出结果。作为全区快速筛查防控网络的“中枢”,该中心拥有30多台先进精密检测仪器,可开展88个有毒有害残留检测项目。
在中心之下,禅城一镇三街均建立快速检测站,并在全区派出5部流动食品快速检测车,每天在各大农贸市场流动巡检。市民如果对自己购买的食品有任何疑虑,就可以顺手送到流动车上进行快速检测,部分项目最快十分钟就可以显示结果。“你来点,我来检”,这种为市民免费提供的流动检测服务,正成为禅城树立安全消费信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强化区镇两级部门监管技术支持的同时,禅城还面向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流通环节以及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配餐中心、大型企事业单位食堂和餐饮单位等消费环节建设快速检测室,形成“1+4+5+500”食品安全监控网络。
禅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江汉基说,经过一年努力,禅城已形成区、镇街、企业三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政府监管与企业自查自检相结合,区和各镇街检验检测机构、农贸市场和超市快检室、流动快检车互为补充,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的事前防控水平。
◎量化分级管理
从生产到流通全链条提升管控效能
作为食品、食用农产品输入和消费大区,禅城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行动中,更加注重提升从食品生产到市场流通全过程的管控效能和水平。
佛山今逸食品有限公司是禅城首批7家“阳光车间”试点企业,该公司以生产地方特色美食南庄大包而闻名,每天生产超过8万个大包。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帽子、口罩、工作服、网鞋一应俱全。为保障安全,今逸还严把源头关与抽检关,不仅要求制作人员无妆、全消毒进入,更对每批次成品大包进行严格抽检,对菌落超标等不合格产品坚决销毁。
“阳光车间”是借鉴餐饮服务单位创建“阳光厨房”经验而来,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对食品生产操作的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并接受市民监督。过去一年,禅城重点推进过程管控效能提升工程,全面实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对全区42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52张证书进行量化分级,目前R1类企业3家,R2类企业31家,R3类企业18家,均实现了风险等级类别监管,同时全区实现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100%取得HACCP或相关体系标准认证,所有获证企业100%建立信用档案及监管档案。
在提升食品生产环节监管的同时,禅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强化流通环节监管,严格落实食品市场安全监管。从2012年起,禅城就推出《佛山市禅城区农贸市场专项整改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三年时间完成对全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在此基础上,禅城又在全区推行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量化分级制度,把农贸市场量化分级成A(良好)、B(中级)、C(一般)三个等级,并将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实行公开透明的分类信用监管。在这个过程中,禅城也积极推行智慧食药监电子追溯标注,完成标注婴配食品、婴配乳粉、食用油、酒类等重点食品企业200多家。
禅城区区长孔海文表示,要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定期公布企业“红黑榜”,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实现检查表格化、监管信息化,大力推行量化分级监管,进行扶优汰劣,按照风险分类和信用等级确定现场检查频次,加大对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巡查力度,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打建结合
整治提升“小餐饮”创建食品安全示范点
作为美食之乡,餐饮环节也是禅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对此,禅城坚持打建结合,一方面实施“小餐饮”整治提升工程,强化食品安全示范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则保持打击食品犯罪高压态势,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保障市民饮食安全。
针对“小餐饮”分散的特点,禅城创新引进企业,把分散的小餐饮店纳入集中统一管理,打造了岭南站食加纷美食广场,并推行“一场一证、六T管理”模式,其中“六T管理”是指统一洗消、统一粗加工、统一检测、统一办证、统一管理、统一规范制度。同时,禅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巧借物管,打造“引导入场、委托管理”模式,形成监管合力,促使百花广场食街规范化经营,彻底解决食街“赃、乱、差”等顽疾。
期间,禅城完成全区餐饮服务企业量化分级达4170家,量化分级率达98%。在此基础上,该区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化工程,共有印象城、文华里、创意产业园被评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紫南美食城被评为市级示范街,建成食品安全示范点250家。
针对当前市民反映强烈、安全隐患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禅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联合开展“雷霆行动”“蓝剑行动”“百日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保持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的高压态势。
数据显示,2016年,禅城共查处食品药品案件1989宗,其中重大案件6宗,吊销经营许可证2个,取缔窝点394个。尤其在“百日行动”中,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5778人次,检查食品药品企业13373家次,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539份,立案查处1002起,比上年同期增长2倍多;移送公安机关案件和线索57宗(条),涉案货值240多万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5倍多,有效打击了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模式创新
禅城力推“互联网+”破解食品安全监管“痛点”
过半数农贸市场签约转型智慧菜市场,信息化提升监管效能获市民好评
1月8日,适逢周末,邓女士像往常一样,走进佛山禅城玫瑰市场,智能电子屏上正滚动播出农产品的检测结果,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查验各种农产品的来源,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从去年起就选准农贸市场这个事关市民日常饮食安全的主要入口渠道,在此前实现量化分级监管的基础上,率先打造“互联网+智慧菜市场”,引入信息化手段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获得市民普遍好评。
截至目前,禅城智慧菜市场项目已成功签约农贸市场73家,占全区市场数量超过一半,正式建成运营60间,刷新了同类项目在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推广速度。禅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江汉基表示,2017年要在全区推广普及“互联网+智慧菜市场”,并对现有的肉菜市场食品检测站进行升级改造。
◎运用互联网思维
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动农贸市场智慧升级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是珠三角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核心区,几乎没有种植或养殖基地,食用农产品多数来自周边地区甚至省外各地,是典型的食品、食用农产品输入和消费大区。数据显示,禅城全区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个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的日消费量高达2000多吨。过百万常住居民的餐桌食物中,有超过80%的供给都来自于这些农贸市场。
禅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农贸市场数量多、流通量大、品种门类庞杂,一直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较多且容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薄弱环节和监管难点。为破解与食品安全形势不相适应的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矛盾,禅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实践,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瞄准农贸市场这个市民和农产品供应链的中间结合点,大胆引入“食安菜妈”项目,通过信息化和数据化监管,有效解决以往依靠执法人员到各个市场进行巡回检查,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不严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基层监管效能。
从去年4月开始,禅城选取了石湾惠景市场、张槎弼北市场作为全市首批引入“食安菜妈”项目的样板农贸市场,在佛山全市率先打造“互联网+智慧菜市场”。推动农贸市场智慧升级,首先要破解市场运营商和档口商家的利益问题:一是智慧升级会否增加负担,二是智慧升级会否影响生意。如何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是考验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重大难题。
有关负责人表示,智慧菜市场建设前期包括硬件、技术、人力等方面需要大量投入,如果没有政府“兜底”投入,资金根本无法解决。但通过引入“食安菜妈”项目实施市场化的解决方案,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引入各种资源,在不增加运营商负担的情况下,还创造了新的价值,前期投入资金迎刃而解。
实际上,在智慧市场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市场、档主以及广大消费者通过嫁接互联网思维,已成为一个利益和价值共同体。
为此,“食安菜妈”项目为市场内每家商家档口均统一免费配置公平智能电子秤,不仅带来交易便利,更发挥了第三方监督的角色作用,实现整个市场运营的标准化,确保市民消费过程不会发生“缺斤短两”,进而树立诚信交易的“口碑”。不仅如此,公平智能电子秤还具有打印追溯依据消费凭证的功能,使每一次消费都有据可查、有责可追,促使商家规范诚信经营。
值得关注的是,电子秤留出了一个“广告位”,可提供会员卡、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闪付、Apple Pay等多种电子支付方式,在实现买卖双方快速电子结算免除收到假币和零钱找换的烦恼之余,市场运营商还能获取智能支付提成、档口商家则可以获得一定比例广告分成等“红利”,从而大大提升市场的服务环境和水平。
◎推动大数据应用
智能化程序实时共享数据 走向智慧监管
每天早上,禅城食药监工作人员一打开手机,进入专门的软件,就能查看到全区各市场检测实时传送过来的检测数据。“智慧菜市场”让广大市民享受安全与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推动监管部门的工作进入到智慧监管的模式。
为解决以往市场经营方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食品检测模式的弊端,增强市场检测的权威性,禅城在每家智慧菜市场引入中国食品第三方检测领军企业“中检达元”建立市场检测室,每日抽取12类肉菜样品进行16项快检。
有关负责人表示,检测结果在市场的智能电子屏滚动播出,并及时有效上传至市场经营者和监督管理部门,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依靠第三方的技术和信息化系统,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各大市场每天检测数据、档口资料和监控现场的真实情况,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实际上,“互联网+智慧菜市场”也是禅城“一门式”改革在应用领域中的一次成功延伸。早在两年前,该区就启动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依托信息化技术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智慧菜市场的数据不仅有利于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商户和市场也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化程序、电子秤积累的数据进行对账记账和做销售、利润分析,及时调整进存货,确定价格,提高效益,避免“姜你军”“蒜你狠”的尴尬市场现象。
有关负责人说,以此带来的全新监管模式探索,有效弥补了传统监管模式的尴尬与缺陷。2017年,禅城计划建设完成100个“互联网+智慧菜市场”,并对现有的肉菜市场食品检测站进行升级改造。
◆数据禅城
2016年禅城食品安全监管成效
全区共完成食品抽检1459批次,合格率98.14%;抽取蔬果样品38.22万份,经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9.84%,处理不合格蔬菜5000公斤;抽检粮油产品691批次,合格率95.08%;
重点抓好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快速筛查防控网络建设,全面建成1个中心、4个检测站、5部检测车和500个检测点组成的监控网络;
成功签约73家“互联网+智慧菜市场”,正式建成启动60家;
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的牲畜产品本区内统一配送率达到100%;
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率达98.1%,创建餐饮服务A级单位131家,实施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单位850家;
共清查四小场所1247家,取缔无证29家,立案查处19宗,处罚金额8.5万元;
食品(农产品)安全网格化管理100%覆盖全区各村(居);
初步制定了《石湾鱼腐》、《南庄大包》2个联盟标准;
共受理食品生产许可申请26宗,为19家企业换发新SC生产许可证。
实现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100%取得HACCP或相关体系标准认证。
确保冻肉经营单位100%在册建档,100%证照齐全,100%签订承诺,100%向社会公示食品安全信息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阎锋 张培发 甄向华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