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高中教改大棋局,新增1.1万个学位,组建4家职业教育集团

南方+ 记者 2017-01-06 11:19

去年7月,中山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和顺德一中合作成立“致远班”正式挂牌。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日前,顺德区召开2016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布局未来5年教育发展的《顺德区(2017—2021年)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也在会上正式发布。

以“开放”和“统筹”为核心,《方案》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强化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出台了近30条工作举措。预计到2021年,顺德要形成示范性标杆高中、区域性品牌高中、高水平普及类高中三类层次递进的集群式发展格局,初步建立效益突出、产教融 合、层次贯通、开放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6年以来,顺德相继完成将全区普高和中职学校收归区管、高中学校行政换届。时值顺德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将近一年,《方案》的出台对教育综改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内容来看,其措施力度不亚于年初出台的《顺德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又紧紧牵住了教育综改中高中阶段教育这个“牛鼻子”,措施也更加有的放矢。

调整高中学校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

“全区高中阶段教育要实现全盘皆活,首先一步是合理布局教育资源,而实现合理布局的第一步就是要扩大优质学位的供给能力。”顺德区教育局局长闵乐萍在会上开门见山指出。

据了解,顺德区现有34所公办高中,其中普通高中21所,中职学校13所,共提供7.4万个学位。但教育局根据区内高小及初中在校生规模对未来高中学位进行测算后发现,到2021年顺德区高中阶段学位需求将达到8.5万个。“这意味着我们还缺1.1万个学位。如果按照目前2000人的办学规模测算,还缺少5所高中学校。”闵乐萍说。

基于此,《方案》计划在未来五年大规模布局调整高中学校。其中包括高标准新建4所普高,扩建7所优质高中,改建、扩建6所中职学校,调整职业学校4所。通过以上布局调整,实现到2021年顺德区高中学校数量调整为29所,其中普高25所,中职学校4所。高中优质学位增加到8.5万个,其中普高5.2万个,中职学校3.3万个。

“全区21所普高,60个班级以上规模的学校只有3所,2016年重点上线人数突破200人的学校只有2所,重点突破100人的也只有7所,可见规模效应还没有形成。”闵乐萍给与会人员列了一组数据。针对目前全区普通高中同质化办学严重、缺乏全省知名的标杆学校、优质资源分散等问题,《方案》提出将通过扩容优质教育资源,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普高办学质量。

《方案》指出,将以李兆基中学、顺德一中打造为全市乃至珠三角标杆学校作为全面提升顺德基础教育的核心;其次是通过办学体制的创新、育人模式的打造、特色课程建设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多样化教育需求。通过多措并举,最终实现到2021年,全区形成17所品牌高中、6所普及类特色化办学高中的普高格局。

在这份《方案》中,统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未来五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顺德职教总体办学规模偏小,专业重复率偏高,办学层次偏低,未能满足企业用工和区域发展的需求,急需加强资源统筹力度,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体系调整。”闵乐萍在会上直陈当前顺德职业教育弊病。

未来五年,顺德职教格局将大范围调整,实现从“一镇一校”到“一片一团”。经整合后的顺德职业教育将形成北部、东部、南部、中部四个中职教育集团。其中北部统筹北滘、陈村、乐从中职,打造会展、智能家居办学特色;南部统筹銶琚职校、容桂、杏坛中职,打造“信息+智造”办学特色;东部统筹中专、大良、均安中职,打造现代服务业主体办学特色;中部统筹伦教、勒流、龙江中职,打造现代精细加工办学特色。

普高建设强“开放” 职业教育强“融合”

“如果我们不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就很难有大的实质性突破。”闵乐萍在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方案》指出,未来五年将紧紧围绕“对外开放”“对内统筹”两个大方向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教育活力。

2016年以来,顺德教育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目前已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以及广雅中学、执信中学等省内外名校开展多种层次合作。但闵乐萍认为对外开放的程度还不够,未来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引入国内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普通高中基于高校自主招生、强化人才培养等目标,探索与高校开展合作的多种形式。实现到2021年,全区和名校合作的普高不少于15所。

针对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产教结构性失衡问题,未来五年,顺德区将构建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一主多元”式教育体系,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构建混合所有制的实训中心、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创新职业教育投融资渠道等多种形式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在这次针对全区职业教育办学情况的调研中,各职校的校长一致要求加大职校和产业的融合度,《方案》将对产教融合给出更多政策指引。”闵乐萍说。

《方案》提出将联合政府机构、行业组织、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引导美的学院、联塑学院、碧桂园学院等共同参与。通过职业教育理事会的领导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合作,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构建更加高效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计划到2021年要实现全区40%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建设10个以上骨干学区的重点产业的跨企业综合实训中心。

对外加大教育开放力度的同时,创新体制机制的第二大举措是加强高中教育内部统筹。2015年年底,原镇属高中和中职学校全部收归区管,高中学校的管理权发生了转移。“为避免高中学校和原镇街的关联度被过分削弱,未来五年将以集团化办学加强区、镇教育的对接。具体而言,未来五年将持续推动集团化办学强化初高中衔接,增强初中向高中输送优质资源的能力。”闵乐萍说。

“内培外引”打造骨干教师队伍

“顺德区教育工作者、老师如果现在还不是人才,就有可能是未来的人才;如果现在还只是小才,就有可能是未来的大才。关键是看我们如何用好他,如何设定一个常态化的教育激励制度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能否给他们学习、提高和发展的空间。”教育工作会议上,顺德区委常委王勇反复强调推动顺德区教育质量提升要以人为本,优化师资队伍。

不久前,由顺德区政府明文印发了《关于强化顺德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意见》,提出要以“内培外引”为核心思路,建设一支优质骨干教师队伍。《方案》在此基础上围绕普高和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文章,并重点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作了大幅调整。在强化队伍和制度建设的五条举措中,三条和职业教育有关。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双师型’教师。一是结合学校和专业调整,开展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转岗培训,推进会计、计算机、汽修、机电、数控模具等传统专业教师向新型专业教师转型;二是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的在岗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在职技能培训及学历提升的长效机制。”闵乐萍在解读《方案》时指出。

闵乐萍还说到,“社会上认为目前职校培养脱离实际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的职教体系还是沿着学历教育的思路在走,而实际上应该沿着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这‘两条腿’走路。”基于此,未来五年顺德将构建覆盖职校教育所有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通过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推动技能水平考核与薪酬挂钩。“将来职校毕业的孩子除了有学校的学历毕业证,还能拿到行业公认的技能认证,相关企业可以参考薪酬标准直接聘用学生,将有效促进职校学生就业。”

此外,针对如何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增强对各学校办学质量的引领,以及如何落实对招生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闵乐萍指出,未来会逐步加强教育发展中心的建设和高中教育教研力量的配备。同时,目前正在对2016年的招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预计新的全区招生政策方案会在2017年年初对外公布。

据了解,此次《方案》中提出的调整21所高中阶段学校和新增1.1万个学位这两项共涉及总投资16亿元。为落实资金投入,促进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方案》还提出几大保证措施。其中之一是改革经费的投入机制。“一方面会加强区镇两级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另一方面广泛引入社会资金参与高中阶段教育整体质量提升。”闵乐萍介绍。

链接

集团化办学大良率先探路

密集组织区域内学校校长前往上海、杭州等地著名的教育集团拜访学习、拟定《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教育集团章程》等重要文件……经过半年时间精心筹备,去年10月27日,顺德区西山教育集团、本原教育集团成立暨授牌仪式分别在西山小学、本原小学举行,标志着大良教育集团化办学正式启动,率先为顺德教育探索集团化办学。

根据规划,由西山小学、环城小学、李介甫小学三校组成西山教育集团,本原小学、桂畔小学、云路小学三校组成本原教育集团,并由西山小学校长陈志斌、本原小学校长徐洪担任两个教育集团的理事长。“成立教育集团的目的是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化、普及化,实现大良街道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大良街道党工委委员、教育局局长孙丽丽在两大教育集团的揭牌仪式上如是表示。

在2016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大良教育局就过去一年的集团化办学体制探索做了总结汇报。

以“名校牵头、集约办学、整体联动、共同提升”为指导方针,从建立内部自主运行的管理机制、完善理事会机制、探索科学管理制度三方面入手,大良集团化办学已初步建立起科学民主的集团管理制度。

两大教育集团先后制定了《集团章程》《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集团例会制度》《集团教师柔性流动细则》《集团学科整合细则》,同时由集团成员学校校长及教育局代表组成集团理事会。按照章程,理事会每月需召开会议研究决定理事会工作项目、要求,进行阶段性工作回顾和总结。

“现代学徒制”探索成效凸显

2012年3月,教育部推出《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紧接着,广东省教育厅制定《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鼓励珠三角地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13年4月,佛山市教育局率先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选点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为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探路。

“科达洁能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企业内部员工脱产培训的科达学院,企业本身有迫切需求,急需探索新的后备员工培养模式。公司委托第三方到我校考察办学质量,在充分肯定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管理时,主动提出与我校合作开展试点。”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林家祥说,基于双方的共同需要,2013年5月,陈村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据了解,2013年—2016年,共有174名机电专业学生从“现代学徒制”班毕业,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顺德区2016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顺德区2016届中职毕业生就业平均薪资为2591元,而“现代学徒制”班毕业的正式员工收入达到7000元—8000元,是中职学生平均薪资的3倍。

随着试点效果凸显,该模式正从单一专业逐步向专业集群和其他专业辐射推广。2015年,陈村职校与利迅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签订共同建设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协议,投入600多万元共建校外现代学徒制公共实训基地;2016年3月,电子商务专业与佛山合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企入校共建佛山市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基地及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王虹丹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