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海洋大熊猫”现身珠海!这是首次在国内展示哦

南都珠海 2017-01-06 10:50

“海洋大熊猫”一家几口给你拜年啦!2017年1月15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海洋国宝”的中华白海豚将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正式展出。中华白海豚在国内展出这是首例。为了迎接这几位尊贵的来宾,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给它们准备了全新的星级住所——“中华白海豚馆”,春节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看“海洋国宝”,听听它们独有的海豚音拜年吧!

明星动物,海洋国宝

中华白海豚的学名为:Sousa chinensis。虽然名为白海豚,但刚出生的白海豚为深灰色,到成年体色才变白,因皮下血管而呈粉红色。野外白海豚一般不集结成大群,一般单独或几头一起活动。白海豚的繁殖期在5、6月份左右,每次只产一胎。

之所以被称为“中华白海豚”,是因为该物种最早在我国海域被发现。中国最早的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或“海猪”。在17世纪,来自英国的探险家彼得·文地(Peter Mundy)在中国珠江入海口发现了一种以前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它们形似海豚,但身体是白色的,并带有一些粉红的斑点,那时候并没有给它们一个确切的名字。时间一晃就过了100多年,在18世纪中期,来自瑞典的博物学家皮尔·奥斯贝(Pehr Osbeck)也在中国海域偶遇了这种神奇的海豚,于是就根据发现它的地点给它们命名为:Sousa Chinensis (中华白海豚),这可能是对栖息于我国水域内海兽最早的记述。1870 年,英国人Flower 首次使用了中华白海豚( Chinese White Dolphin) 这一名称,并对其骨骼进行形态学分类。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春节展出的多只中华白海豚个个颜值爆表,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它们,皮肤粉嫩,姿态优雅,上扬的嘴角时刻保持着微笑,一个浅浅的微笑就能萌化你的心。不但颜值爆表,智商也爆灯,聪明伶俐的它们,个个身怀绝技,旋转、跳跃、摆尾等等高难度动作都是小菜一碟,随便几个高难度动作就能引来一片惊叹声。同时,粉饰一新的“中华白海豚馆”除了展示“国宝”,还将定时向游客提供科普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白海豚”,并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华白海豚”的保育工作中。

生存环境的威胁

中华白海豚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极其珍贵,但是因生存环境破坏,中华白海豚目前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在中国,珠江口是中华白海豚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在珠江口海域内发现的中华白海豚仅有2133头(根据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数据),与我国现存大熊猫数量相当,因此被称为“海洋大熊猫”。因中华白海豚生活在咸淡水交界的海域,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海洋污染严重影响着中华白海豚的健康及繁殖率;愈加频繁的海上交通使白海豚受伤数量增加;同时海上作业的噪音也干扰着海豚的回声定位系统;捕鱼使白海豚被误捕致死等等。

因为种种污染及威胁,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2003年至2013年间,香港周边水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减少了60%,从159头锐减至61头。2002年至2005年间,台湾周边水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不足100头,2012年最新的研究数据则表明,台湾周边水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已经减至62头。如果没有进一步的保护及监管,中华白海豚很可能面临灭绝,“国宝”将一去不复返,海洋保护工作以及中华白海豚保育、救助工作迫在眉睫。

保育、救助工作进行时

早前,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协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在海洋王国通过简单的仪式启动了中国第一支鲸豚类救护队,并与中华白海豚保育基金会及珠海淇澳岛白海豚保护基地开展深度的合作,针对中华白海豚开展专题的科研项目,力求除了在数量上对中华白海豚种群进行复原,并针对中华白海豚遗传学、分类学、繁衍与生命周期进行专题研究,让人类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白海豚这个物种,更好地开展保育工作。引进中华白海豚后,长隆海洋王国将集保护、救助、科研、科普、宣传等工作于一体,让普通游客在观赏到中华白海豚的同时,了解更多关于白海豚的知识,也为中华白海豚的保育、救助工作尽绵薄之力。

【记者】陈育 

编辑 宋世琼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