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8方面71项政策措施,打好降成本“组合拳”,2016年为企业减负约92亿元,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昨日,“经济活力看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网络采风活动来到中山,见面交流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焦兰生介绍了过去一年中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焦兰生表示,当前中山正在争创新的比较优势。
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入全年督查重点工作
过去一年,中山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包括制定《中山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5个行动计划,形成了“1+5”政策体系,提出了35项改革措施。同时,针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任务,建立起详细的路线图。
另外,市政府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入全年督查重点工作,安排重点督查组跟踪进度、协调问题。“中山取得了很多成就,为什么还存在短板呢?”焦兰生认为,任何问题都要一分为二,在看到优势时也要看到短板。“不要因为在这里有很多第一,就忽略了背后的短缺和不足。”焦兰生以教育举例,教育要怎样更加均衡,中山有全省乃至全国最好的中学,但是希望25镇区都有类似的好学校。再比如,中山环境非常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达标的企业。焦兰生表示,通过最近的环境督查,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要想办法治理好,要使违法成本大幅度提高。
增强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
焦兰生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增强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中山在深入推进“去、降、补”重点任务的同时,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抓手,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据悉在2015年度创新驱动发展考核中居全省第4。
中山以大平台带动大发展,加快推进珠三角(中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火炬区“一区多园”模式,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国家重点对德合作园区,昂欣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入驻中瑞(欧)工业园。中山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资助至每家20万元、重大科技专项最高资助至每项5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增至884家,增长107.3%,增速居全省第2。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6%,居全省前列。
“目前中山正在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争创新的比较优势。”焦兰生表示,在要素驱动的时候,中山有很多比较优势,例如电便宜、地便宜等,到了现在,中山需要培育、发掘新的比较优势。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
去产能
严控过剩产能行业新上项目
中山因企施策,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例如,建立105家市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和5家非国有规上工业“僵尸企业”档案,灵活运用资本运营、创新发展、兼并重组、破产退出等方式,有序推动市场出清,目前已出清企业104家。
同时,严格控制过剩产能行业新上项目,原则上不予核准、备案,不办理土地(岸线)供应、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等相关业务。一年来,中山按计划已完成淘汰落后印染产能3500万米,已不存在钢铁、水泥、煤炭等列入国家认定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另外,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鼓励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开展资源、技术、市场并购,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和合作园区。
去库存
非商品房去库存是工作重点
焦兰生表示,对中山来说,去库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商品房去库存。中山市商品房市场十分活跃,需求比较旺盛,这一块去库存压力不大。截至去年底,商品房库存面积比2015年减少283万平方米,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去库存任务。
二是非商品房去库存。非商品房去库存是中山的工作重点,目前主要有出售、出租和开发商自持自用三种方式,其中出售是主渠道,促进开发商自持自用是中山市的一项新举措和努力方向。通过优化政策环境,逐步引导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库存工业、商业地产改造为孵化器、众创空间。同时,落实老龄服务机构资助办法,鼓励将库存商品房改造用于扶持养老事业发展。
去杠杆
推动直接融资,降低杠杆率
中山科学合理去杠杆,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中山市下辖四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杠杆率均达到银监会规定的4%的监管要求。同时,中山大力推动直接融资,降低企业杠杆率。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去年中山市共有2家公司成功在A股上市,31家企业实现新三板挂牌,多家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发行中期票据融资,一年来全市共直接融资121亿元。截至2016年底,中山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共计78家,已通过资本市场累计融资超过560亿元。
另外,中山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全市不良贷款率为1 .1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降成本
停征34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中山千方百计降成本,切实降低企业负担。例如通过实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8方面71项政策措施,打好降成本“组合拳”,2016年为企业减负约92亿元。
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中山出台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落实国家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措施,停征了34项国家、省规定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比如,中山在去年4月1日起全面免征堤围防护费,成为全省首批取消征收该费用的地级市,惠及全市19万多户企业。
降低税负成本方面,中山推进营改增全面扩围,实施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负、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一揽子优惠政策。同时,调节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会保险率、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运用地方政府置换债券、政策性产业扶持资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并推动实施了电力价格改革、降低油气使用成本等6项措施,降低企业人工、社会保险、财务、生产要素等各类成本。
补短板
用3年时间推进15项重大工程
焦兰生表示,针对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中山市聚焦交通、环境、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计划用3年时间推进15项重大工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短板,2016年预计完成投资97.5亿元。
例如交通建设全面提速方面,深中通道动工,广中江高速一期、广珠中线二期、中山港新桥建成通车。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23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从165公里提高到180公里。
【记者】陈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