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厉害了!占据印度手机市场半壁江山
邓小平——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入世——?
如果让你选一个词,来继续这个词语接龙游戏,用来描述引领中国体系性、堪称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你会选哪个词?
填空时,请务必仔细斟酌!这个词是要和作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让中国摆脱1970年代时濒临全面崩溃边缘的重大决策“改革”、助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入世”……并驾齐驱的。
(就当我已经等了你一天了)
在此,我们给出的选择是——“手机”。
听到这个选择,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惊叹、理解、愤怒、不服、讥笑,还是轻蔑,或者不置可否、莫名其妙……
现在,让我们试着来回答一下,为什么不可以是“手机”呢?
1手机,让中国人真正走出短缺阴影
“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两千多年前管子的话。我们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可算“仓廪实”吧。
但仓廪实到知礼节仍有几道槛,反正马斯洛是画了一个“五阶梯”来让人爬的。发展经济学的经验证明,从仓廪实到知礼节是转型国家最难跨越的一个槛。原因在于,现代人的欲求远不止于吃饱吃好,太多样了;而现实又太复杂,“实”总会缓不济急。
举三个例子:一是全球粮食产量让所有人吃饱绰绰有余,但每年仍会有许多人饿死;二是中国公共交通已经能做到在短时间内完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但一到国庆、春节等节日仍会一票难求;第三个例子是中国医院体系十分庞大,但三甲医院和专家号总是紧缺。
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就是:除了供给要达到一定的量,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大部分需求,还需要强大的调配能力,以有余补不足,让资源总是能出现在需要的人那里。
现代国家做到这一步的传统途径是:法律有力、治理有效、社会有序、国民合作……这是一个高难度的社会进程,需要长期的创新、试错,没几十年真的不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问题的难度更加是几何数级的提升。
然而,幸运的是,中国人在即将达成仓廪实之前遇到了手机大爆发的时代。如果说过去三十多年的高增长让中国达成了量的进步,那么由支付宝、微信为代表开启的移动生活方式,则让资源的调配变得高效。
“知礼节”最难的是克服短缺时代所塑造的行为模式。中国人的短缺记忆太刻骨铭心。在“70后”的记忆里,凭票排队购买一切就是最生动的写照。
今天,即便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中国人依然保留着紧缺时代的印迹,他们继续插队、占位、找关系、钻空子……只是为了让自己早一点、快一步。
思考、行为方式的改变,要么靠政策、教化的持之以恒,要么要靠科技创新,快速把量变转化为质变。
“指尖上的公众服务”就是后者。依据刚刚出炉的的2016年全民账单,“指尖上的公众服务”正在中国呈几何数级暴增。截至2016年,中国共有358个城市在支付宝上开通了线上公共服务,占中国城市总数的54%,提供的线上公共服务的种类共有398项。2016年共有近1亿支付宝用户使用了这一功能。预约挂号、买火车票、房屋贷款过户预约……赫然出现在最受欢迎的列表中。而这些过去往往需要插队、拼关系才可以解决的稀缺资源,现在只需要动动手指。
它带来的巨变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排队正在迅速减少。要享受这些稀缺资源,你需要做的是给手机充好电,找个信号足够好的地方……当排队不再成为必需,我们当然就有可能消灭插队,以及由此产生的吵架、打架,进而实现社会有序,国民有礼。
这是机会平等带来的移风易俗。是手机促成的。
2大西北与北上广的差距:不包邮
2015年11月11日,浙江省平阳县中镇村的村民提交了一单网购,他购买的宝贝是一台保时捷汽车,价值50多万。对比20多年前连平价米、油、肉、布……都需要凭票的那个时代,这是了不起的一个进步。
1978年后,中国以狂飙突进的方式让绝大多数人摆脱了贫穷,让相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因为走得实在太快,没能充分照顾到均衡,出现了城乡差别、地区差距,因此产生了很多棘手的社会问题。
如何解决地区差别问题?我想,手机移动应用似乎可以成为解决方案。
中国当下拥有超过10亿部手机,7亿网民;手机上网用户规模超过10亿。拜这一后发优势,中国成为了世界移动支付之国,移动支付的笔数占整体比例高达71%。
如果以支付总额来排序,广东、浙江、江苏排在前三。以人均支付金额来排序,前五名是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似乎对应着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然而,看一下2016年移动支付笔数占比前十名,它们依次是那曲、玉树、日喀则、黄南、山南、果洛、甘南、海东。你难道还不会有所触动吗?大部分地名陌生感十足,分属青海、西藏、甘肃,它们最大的相同之处是都位于大西北。而且,在年度账单中,西藏人均支付宝支付数额杀入了前十名,仅仅排在老牌经济强省广东之后。
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偏远和交通已经渐渐不再成为对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制约。手机带给我们的现实是,通过网上消费,生活在大西北的人比起生活在北上广的人并不差。基本上不会再有在某个地方买不到某件商品的情况了。现在,最显著的差别可能只是——“不包邮”。
3因为手机,后发成了中国的一个优势
关于后发是优势还是劣势,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吵得不可开交。只看环保,后发真不一定是优势。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宿命,后发国家没一个能规避。以中国为例,没见过哪个国家治理污染需要同时面对大气、水、土壤。
但是在手机营造的生活态中,后发就是优势。如今,在中国生活时间比较久的外国人,不管是美国、法国、挪威、瑞典……一旦他习惯了移动生活,回国后都会有那么一点返回原始的感觉。在中国,随身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出门、埋单、订车、聊天、联络、工作、购票、旅行、订房……等几乎和工作、生活直接相关的所有事情。
世界金融最发达的美国用了几十年构建了一个不依赖现金的信用卡生活态。或许因为它过于完善了,所以移动支付在美国迟迟难以打开局面。而在中国,基于移动支付的移动生活生态的构建只用了大约十年。现在不用手机,基本就属于自虐了。
在中国国内,后发优势也十分明显。
比如,你能想象吗?河南人在互联网消费信贷借还排行榜上,赫然排在第一位。
你能想象吗?中国户外运动消费上升速度最快的城市,几乎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而且其中有四个在河南。更重要的是,2016年享受移动城市服务的增长率排名最高的前十位全都在河南。这可能是河南线上城市服务功能在2016年才集中上线的缘故。但是,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地区,会像西藏、青海、河南一样,在移动生活上跨越过去30年被拉开的距离,追平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
在手机生态圈中,所有人购买服务、享受服务方面都是平等的,不论你是花了10块钱,还是几千块钱。没有特权窗口,不用区分谁是VIP。移动生活态揭示的秘密当然不止这些。它会告诉所有人,你们曾经熟悉的旧时代很多负能量的东西正在渐渐远去。比如:中国人的旅游不再是照相、购物,而是体验不同的生活和文化,它的潜台词是中国人正从温饱升级到追求精致的层面;再比如以爱存钱著称的中国人,现在越来越敢于花未来的钱,它的潜台词中国人也要随时享受幸福……
所有这些都在宣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底气。它可能会宣告“紧缺”将不再成为中国下一代的行为方式。现在,中国人真正普遍性地进入享受“免于匮乏自由”的时代。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