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突破制约园区发展瓶颈,推进园区统筹

东莞日报 2017-01-04 10:52

如何增强园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撑性、引领性、标杆性作用?这个议题走入东莞公众视野,发生在去年的7月间。

6个园区以约占全市30%的土地,仅创造了约21%的经济总量和12%的税收——一组对比反差明显的数据,证明了东莞市统筹园区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大性。

于是,统筹园区发展被摆上了全市发展的重要议程,成为八大调研的重点课题之一。

就在前不久召开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创新园区开发模式,突破制约园区发展的行政管理等共性问题。园区统筹还被作为全市十大重点督办事项之首,足见东莞的决心和力度。

肩负增加800亿元贡献的历史使命

我市6个园区以约占全市30%的土地,仅创造了约21%的经济总量和12%的税收,而苏州市1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却以约占全市面积32%的土地,创造了全市72%的经济总量、65%的财政收入和90%的进出口额。

这一组数据充分显示出,东莞的园区统筹发展迫在眉睫。

去年七八月间,东莞多个部门共同草拟了一份《东莞市统筹园区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从园区发展内核、外部联动、管理体制、投融资体系、资源要素制约等方面,剖析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破解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报告》摸清了我市6个园区的发展历程、整体现状、经济实力、空间布局、土地空间等情况,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认清了所处的位置,对园区发展内生动力、辐射能力有了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报告》初步提出,园区发展肩负着为迈进“万亿俱乐部”增加800亿元贡献的历史使命和担当,必须从战略高度,创新园区行政管理体制,赋予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权,增强园区内生动力和辐射力。

形成“湖”“海”“山”共一体的发展蓝图

根据园区发展的使命,《报告》初步提出了统筹园区发展长远的战略格局和宏伟蓝图,即实施“强心展翅”战略,形成中心强核带动、东西两翼齐飞,“湖”“海”“山”共一体的发展蓝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

中部增强松山湖(生态园)核心作用,“内强素质、外强联动”,放眼全球,对接深港,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形成强大的“创新引擎”和发展内核;西部依托滨海开发区、东莞港、水乡经济区、中俄贸易产业园,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加强与穗深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做好沿海产业带文章,打造“蓝色引擎”;东部依托银瓶创新区和原东部工业园(企石辖区),联手东南组团各镇,打好银瓶山“生态牌”,加强与深圳“东进战略”和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对接,打造“绿色引擎”。通过统筹联动,形成中心强核带动、东西两翼齐飞,“湖”“海”“山”共一体的发展蓝图。

理顺行政管理体制释放更大生产力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创新园区开发模式,突破制约园区发展的行政管理等共性问题。园区统筹还被作为全市十大重点督办事项之首。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主任叶淦奎就东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园区统筹等关注焦点问题作出进一步阐释,并透露了下一步的改革思路。

叶淦奎认为,通过统筹园区发挥增长极的拉动作用,重点在于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接下来将有具体的探索,包括市级权限的下放,园区和周边镇如何形成良好的决策机制,市领导分片的完善,以及园区与镇干部交叉任职。重点在于市级权限如何下放,把下放和承接理顺。如果通过行政体制改革理顺了关系,那将创造出一个经验,并将释放出更大的生产力。

叶淦奎说,党代会报告是对这一问题提纲挈领的阐述,明确提出“五个有”的投融资体系——构建有系统规划、有政府财政支持、有社会资本参与、有市场主体投资运营及管理、有项目投资综合回报的投融资体系,这个可以看作是东莞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镇街行动

镇街动作频频抢先对接联动

松山湖(生态园)是东莞创新发展的引擎,与周边镇街融合已成趋势。特别是随着华为终端总部项目的建成,周边镇街对接的动作密集加码。

例如大岭山镇,对接松山湖早已行动。大岭山镇党委书记詹文光表示,目前该镇与松山湖(生态园)建立了招商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共享招商信息,当松山湖现有高新科技企业、总部企业等有用地配套需求时,可马上与该镇对接,该镇可根据其需求情况,及时提供空置厂房、可利用土地等信息。另外,大岭山拟在金多港地块规划2000亩地,用于华为松山湖项目的生活配套,现正积极与松山湖(生态园)研究探讨该项目税收分成、GDP分成等问题,该镇希望以此为试点,与松山湖(生态园)建立起利益分成机制,作为日后合作项目参考。

临近的寮步,实施“强心”计划、升级路网,对接动作频频。寮步镇党委书记刘裕昌表示,该镇将主动承接松山湖等创新资源,融入松山湖“1+4”创新中轴线布局,全面建成香市科技产业园,承接松山湖等地区的高端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争取更多优质企业和研发机构转移到寮步。同时,引导企业加强与松山湖大学创新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松山湖(生态园)党工委副书记欧阳南江表示,松山湖(生态园)和周边镇协同联动发展,要按照“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统分结合、利益共享”的原则,根据各自特点和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统筹考虑长远发展需要和发展潜力,在协同联动发展区域中各自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功能,最终形成以园区科研优势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以周边镇产业基础支撑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园镇产业分工合理、城市功能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专家观点

市委党校教授孙霄汉:

统筹要形成合力实现协同发展

东莞的园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6个园区以约占全市30%的土地,仅创造了约21%的经济总量和12%的税收。这一组数据与苏州相比,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东莞园区统筹的痛点,有历史的原因——早期产业发展处于低端、分散,各镇“各自为政”的模式发展,导致“诸侯经济”明显。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原有的产业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制约东莞发展的大瓶颈。

近年,东莞大力推动水乡统筹,目的就是以经济区的概念来推进统筹,冲破了各镇本位思想、小集团利益的局限,从经济角度、产业合作切入,实现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统筹发展至今,单从公共服务来推进统筹还不够。

目前的行政体制、利益格局不打破,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总体来讲,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思路非常好,也看到了问题。但如何进一步突出园区统筹、如何打破利益格局的影响,还需制定出台相应的改革措施,把土地、产业、规划上升到市一级的层面:一方面要让老百姓在发展中受益,另一方面又能把老百姓的局部利益统筹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编辑 冯文美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