礐石街道葛朱社区南临濠江,进村道与磊广公路、深汕高速公路进出道口相衔接,辖区面积1.3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731人。近年来,葛朱社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依托固有传统浅水养殖产业,立足山清水秀的乡村特色,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呈现出村容村貌整洁、山更青水更绿、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形象,“江韵渔家”新潮乡已初具成形。
科学编制,规划引领是基础。紧抓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的契机,将社区总体规划与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规划统一,着重体现出乡村特色、田园风貌。在上级的安排部署下,先后编制和实施了“千村整治”、“八个一”工程建设、“亮化绿化美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项目的具体工作实施方案,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营造氛围,群众参与是关键。葛朱社区高度重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和动员,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度,用群众力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了“葛朱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结合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进村入户宣传创文工作,充分利用长廊、广播、专栏、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采用小学生绘画作品上墙,大力宣传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提倡文明新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共建有宣传长廊3条,悬挂标语10多幅、广播100多次、发放倡议书1000多份。
整治环境,常抓不懈是核心。坚持把整治提升环境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自加压力,扎实推进。一方面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在前期围绕市“千村整治”和区“三清”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重点做好以生活垃圾、水体污染、村道巷道卫生为主的辖区环境整治工作。定期组织机关和社区干部职工深入大街小巷,整治卫生死角等,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进一步配套完善环卫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文明意识,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公益设施建设。巩固“八个一”工程和亮灯工程建设成果,投入132万元升级改造华东苑巷、盐埕路、村前路、华环巷、校前路、华新街、振奋巷、华派巷等8条村内道路,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配套LED路灯等,着力优化群众出行条件;投入28万元改建文化广场和篮球场,进行植树绿化、铺设石椅,架设路灯,为群众提供休闲的活动场地,满足群众文体活动需求;投入60万元综合治理祠堂大池,实施了清淤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培育产业,促进增收是根本。增加群众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葛朱社区依托固有的浅水养殖产业,建设“江韵渔家”新潮乡,利用江畔滩地的水产养殖区域,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拓展增收致富渠道,打造省、市计生“三结合”种养基地。目前,该基地种植面积300亩,山地39亩,主要种植番薯、花生、马铃薯、蔬菜,有浅海滩涂250亩,塭池610亩,水产品主要有“赤砂蚶”、“江篱”、“草虾”、“青蟹”,特别是“赤砂蚶”养殖,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