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是古代南北经济交流、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是我省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指示要求,2016年7—12月,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在广东8个特色古村落举行,大赛将体育运动与“寻找南粤古驿道,讲述广东好故事”的主题紧密结合,重点展现了南粤古驿道的精华特点,并进一步推进了古驿道精准扶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县域经济、旅游、文化产业等工作的开展。
为总结经验,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打造成知名品牌赛事,南方日报与广东省体育局联合推出“古驿新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总结报道。
2016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首站在韶关仁化石塘村举行。
什么是南粤古驿道?
古驿道又称驿路、官道,是古代传递文书、输送物资、人员往来的大道,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
据悉,今广东境内古驿道自秦代起修建,至明代建成“三十里一驿、十里一铺”,最多时有驿站约80个、驿铺超过900个,构成沟通东西、南北的交通网络。时至今日,在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广东省初步查明现存古驿道遗址约144处。
为什么要保护利用南粤古驿道?
“南粤古驿道是中原与岭南之间南北交流、中国与海外之间东西通融的通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连接点。” 国家文物总局副局长宋新潮说。
伴随着国家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及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规划,南粤古驿道的文化独特性及其作为岭南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显著价值日益受到关注。
而且,把广东古村古路的自然、人文和生态资源挖掘出来,在保护基础上活化利用,分类开发,既能满足全民健身、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也有了精准扶贫脱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由此,南粤古驿道保护和开发成为广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又一抓手。
新塘瓜岭村中,有广东唯一一座水上碉楼——宁远碉楼。
什么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
当全国各地无不例外将目光聚焦具有商业价值城市的户外运动尤其是马拉松运动时,2016年7—12月,在广东8个特色古村落里,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指导下,由广东省体育局主办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逆向而行,倾注全力用户外运动激活被冷落的乡村潜在活力,为古村落居民和游客带来了自然风光、文化遗迹之外的运动享受。
定向越野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活动方式,起源于欧洲,比赛中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获胜。这项运动在世界各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并为之狂热。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每一站赛事,都是依托散布在广东各地的古驿道以及古驿道旁的古村落进行,大赛因地制宜,利用赛事举办地道路错综复杂的特点,巧妙结合各地不同的特色坐标,设计比赛路线,令各个专业水平的选手参赛时都能乐在其中。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路线设计巧妙,把古村中的传统建筑、非遗物品等作为打卡点。
古驿道+体育、扶贫、文化、产业……
【综述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修复南粤古驿道,提升绿道网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工作目标之后,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在岭南大地如火如荼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成为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
【赛事篇】见证历史的古驿道在今天如何发挥新的作用?定向越野赛起源于欧洲,是一种新兴的野外活动方式。在定向越野赛中,运动员需要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目标点并打卡,最终以最短时间打卡所有目标点者获胜。南粤大地上的古驿道遇上“洋气”的定向越野大赛,一古一新、东西结合,2016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让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扶贫篇】南粤古驿道工作是一个纲举目张的工程,以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为纽带,促进各地从更广阔的视角定位当地的发展模式,发展本地特色的“古道经济”。
【文化篇】“这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把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与传统村落宣传保护结合的积极探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文化自信,促进扶贫攻坚的具体行动!”在参加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增城站赛事后,国家文物总局副局长宋新潮高点赞。
【产业篇】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成为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的抓手。借古驿道的东风,除了旅游业,体育产业、生态农业等都迎来了新机遇。
来源 | 南方日报
文字 | 袁佩如
图片 | 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 袁佩如 实习生 吉微
校对 | 谢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