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雄鹰展翅,西藏登山队员征服南极最高峰

新华社 2017-01-02 10:22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5日6时16分,西藏登山队队员次仁旦达、德庆欧珠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以下简称“地大登山队”)徒步抵达南极点,首次完成“7+2”(即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及徒步至南北极点)壮举。西藏登山队也由此实现了登顶世界上全部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和完成“7+2”挑战的“大满贯”壮举。

西藏登山队队员次仁旦达、德庆欧珠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以下简称“地大登山队”)徒步抵达南极点

回国之前,次仁旦达在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讲述了他们难忘的南极之旅。

“冲顶时风速达20米每秒,人很难站住”

这次赴南极的地大登山队由两名教师和三名学生组成。队伍于去年12月2日启程,抵达南极大陆后,先行攀登南极洲最高峰、海拔5140米的文森峰。

“原计划5天登顶,但恶劣的天气让我们多用了两天。”次仁旦达说,登山队分别于10日和12日到达文森峰1号和2号营地,在两个营地均遭遇了大雾。浓雾后是大风,加剧了极寒的天气。队员们不得不原地等待。

“低温是攀登中最大的挑战。”次仁旦达介绍,这个季节的南极,平均气温在零下30到40摄氏度之间,遇上大风,会骤降到零下50摄氏度以下,“文森峰尽管海拔不是很高,但我们全队的御寒装备都是按照攀登珠峰的标准准备的。”

好在等待并没有持续太久。北京时间14日凌晨3时(当地时间13日14时)左右,登山队迎来了“冲顶窗口”。次仁旦达、德庆欧珠与队友何鹏飞一起出发,在平均坡度40度左右的冰雪路线上攀爬11个小时,于14时30分(当地时间14日凌晨1时30分)成功登上南极最高点。

“冲顶时风速达20米每秒,人很难站住,必须借助保护绳,才不至于从山脊上滑落下去。”次仁旦达回忆说。

作为全队的摄影师,次仁旦达的左手大拇指在登顶时被冻伤,脱了一层皮。“我把第一次献给南极了。”这位年轻的登山者笑着说。在以前的登山生涯中,他还从未经历过冻伤。

“到达极点之前,你永远都不知道它在哪里”

登顶文森峰后,队伍经过短暂休整,于18日开始向南极点进发。

次仁旦达介绍,与在其他地方用双肩背负行囊运输物资不同,由于南极地表冰雪湿滑,徒步时要将大部分装备和给养置于雪橇之上,拉着雪橇前行。

“我们每人平均携带了70到100斤的物资,”次仁旦达说,“刚开始拉雪橇的时候,总觉得腰发不上力。在爬雪坡时,体力消耗特别大。”

脚穿雪板、手执雪杖,也是极地徒步的独特方式。使用滑雪板,可以防止陷入冰裂缝和深雪区,起到踏雪板的作用。好在次仁旦达他们在徒步北极时曾使用过,也算驾轻就熟。

“我们每天按计划出发、行进、驻扎。周围永远是一片白,一片平。”次仁旦达说,在向南极点前进的6天中,全队共徒步行进了110公里,没有遇到过任何人。

行走在茫茫无际的南极大陆上,一种莫名的孤寂感,几乎成为次仁旦达他们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

“与登山时能看到顶峰不同,寻找南极点,只能依靠GPS定位。在到达极点之前,你永远都不知道它在哪里。”次仁旦达说。

头顶苍穹,脚踏冰雪,在银白的世界里,次仁旦达和队友们踩下的坚实脚印,不断伸向远方。“我们心中始终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到达南极点。”他说。

12月25日6时16分,一根立柱,一颗置于其上的金属球——这个代表南极点的标志物,终于如此近距离地相伴在登山队员的身边。对世界七大洲最高峰与两极极点的四载追求,在此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顶峰有着永恒的吸引力,我希望能再上珠峰”

“历经1756天,我终于实现了走遍全球9个地理极限点的目标。”回想起圆梦的那一刻,次仁旦达依旧激动不已,“能够在‘地球之极’一次次展开五星红旗,我觉得非常骄傲,也为自己能续写西藏登山队的共荣历史,而感到非常的自豪。”

4年的全球攀登、探险经历,从雪域高原深处走出来的次仁旦达感到学习了很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也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仅仅是环境保护,次仁旦达就有了很深的感触:“文森峰上几乎看不到生活垃圾,排泄物必须带到低海拔的地方处理。山顶没有标志物,也不许放置其他物品。”

多年的国际登山、探险交流经历,也让这位年轻的藏族登山人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南极点干净的天空和雪原,耀眼得几乎令人睁不开眼睛。这样一片净土,值得全世界共同珍惜。”

谈到未来,次仁旦达最向往的,仍是继续攀登高峰。此前,他和德庆欧珠已经4次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并多次登上卓奥友峰等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2008年,两人还共同参与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将奥运圣火送上地球之巅。

“对一名职业登山运动员来说,顶峰有着永恒的吸引力。我希望能再次登上珠峰,拍摄‘地球之巅’的360度全景画面,”次仁旦达满怀憧憬地说,“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想拍摄一部有关登山的纪录片。”


编辑 王芳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