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六门”齐开,不来看看就亏大了!

江门发布
2017-01-02 10:28
+ 订阅

镇海湾红树林是我市非常珍贵的"海上森林",对我市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建设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有利于提高全市红树林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力推动我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作为我市公园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地处我市西部沿海,台山、恩平市交界。规划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35平方公里,红树林面积约1000公顷。

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类型多样,仅红树林种类就多达15种,优良树种主要有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木榄、红海榄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尤其是鱼类和鸟类更为突出,有白鹭、大白鹭、牛鲷鱼、鲻鱼和鲈鱼等。

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六门"齐开

从概念提出、规划论证到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湿地公园的六个门已建成开放,市民假期期间可前往游玩。记者从市林业和和园林局了解到,公园的六个出入口中,台山有四个、恩平有两个。即东北入口(台山深井)、东入口(台山深井)、西南入口(台山北陡)和东南入口(台山汶村)、西入口(恩平横陂)、西北入口(恩平横陂)。

出入口设计以本地蚝壳拼砌主题框架,以红树林绿叶为标志,以帆船木为底盘,烘托我市滨海文化特色,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凸显侨乡人民朴实文化情操。各出入口之间通过潮人径连接,贯通整个公园。

接下来,江门、台山和恩平两级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努力,将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进一步细化完善和提升,打造成侨乡特色公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去年起,5年内将其建设成珠三角最大的红树林湿地公园。

我市首个森林小镇诞生

我市"创森"捷报频传!近日,恩平那吉镇近日获批成为广东省森林小镇示范镇,江门市首个独具岭南特色的绿色原生态"森林小镇"诞生了。

那吉镇位于恩平市西南部,全镇总面积19403.1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4469.6公顷(包括七星坑),森林覆盖率达70%,拥有创建森林小镇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那吉镇七星坑原始森林是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次生林,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那吉镇创建森林小镇的核心。

目前,那吉镇已经初步完成了"圩镇绿化、公园建设、村庄绿化、森林保护和生态旅游"等基础性工作,接下来将以七星坑自然保护区为中心,依托潭江源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充分发挥潭江源区域山美、水清、鸟多的优势,结合七星坑森林古道幽深的历史文化,开发森林徒步、森林探险、森林体验等旅游项目,建设潭江源独具特色的"森林小镇"湿地公园。

其中,在黄角村委会辖区,充分利用"仙人塞海"、"牛皮沙"等自然景观,开发以森林为主题的农家民宿客栈,打造森林人家,建设森林村落。在七星塘村委会辖区,利用温泉资源,规划建设一个含地产、温泉、娱乐、休闲多种元素的大型的旅游综合体项目,打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在那西村委会辖区,将依托石头村、良皮村、牛塘山等古村落和山地资源,建设一个休闲、养生、观光度假项目。在潭角、大莲两个村委会辖区,充分利那吉河两岸资源,规划建设原生态乡村湿地公园,开发建设大肚老婆山淘金文化公园。

全市共建成森林公园62个

从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六门"齐开,到我市首个独具岭南特色的绿色原生态"森林小镇"诞生;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实施"森林围城、树林进城"绿色行动为基础,到2015年7月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并于2016年6月印发实施"创森"总体规划。一年来,江门"创森"成绩单亮点可远不止于此……

先看看这些数据:到目前为止,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64.1万亩,排名珠三角第三,占国土总面积的46.4%;森林面积645.3万亩,森林覆盖率46.25%,排名珠三角第三;林木林地绿化率9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75平方米。江门市业已成为广东省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

近两年来,建设碳汇示范林5.34万亩、生态景观林带53.1公里、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372个;完成营造林34.04万亩,中幼林抚育77.59万亩,义务植树623.32万株。城市廊道绿色网络建设加快,共建设各类绿道1347公里,实施道路绿化202公里、水岸绿化17公里,形成覆盖广泛的森林景观廊道网络。

至2016年11月,全市共建成森林公园62个、湿地公园6个、社区村居公园773个、镇街公园52个,构建起市、县、镇、村四级公园体系。探索制定了《江门市各级公园建设标准指引》,明确市、县、镇、村4级公园建设标准,开创全省乃至全国公园建设之先例。

为更好地保护我市古树名木资源,我市还规划建设一批古树文化公园,每市(区)至少建2个以上,让市民可以更好的欣赏、解读古树文化。目前已启动新会三江镇、恩平大田镇2个古树公园建设。

集全市之力抓好"创森"

有这些成绩,离不开"三结合",也就是将"创森"与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公园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城市个性相结合,深入推进"创森"规划项目实施。

下一步,我市将集全市之力抓好"创森"工作,确保总体规划到位,确保资金投入到位,确保建设项目完成,确保40项"创森"指标全面达标;

突出抓好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以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为抓手,重点控制速生桉纯林面积,逐步减少桉树种植量,逐年将桉树纯林改造为乡土阔叶树混交林。创新资金筹措方式,探索通过融资,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商品林调整为生态公益林的工作,确保从2017年开始到2020年,全市新增98万亩生态公益林,达到照省政府提出的在2020年建成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时生态公益林比重要达到50%以上的标准。同时,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媒体宣传,增建科普基地,通过举办生态科普宣传、征文或摄影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公众对"创森"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文/唐达)

编辑 李珩丹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