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出炉:2020年工业总产值破万亿

惠州日报 2017-01-02 08:48

《惠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出台,明确了惠州工业转型升级的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路径、空间布局等。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规划》提出,通过“十三五”的攻坚和努力,工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到“十三五”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到2335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到24万元/人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5000亿元。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到“十三五”末,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到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到1.5%;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000家。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十三五”末,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重点发展石化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

在分析基本路径时,《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石化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两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中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扶持中小微企业上规模和做大做强;发展与工业转型升级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以产业基地、重大项目、骨干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产业群和产业链,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

《规划》提出,力争到201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增加值约1900亿元;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约24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不低于8%。工业产业成为推动惠州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主力军。

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力争到2017年,形成2200万吨炼油、220万吨乙烯的产业规模,石化产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到2020年,形成2200万吨炼油、220万吨乙烯的产业规模,石化产业总产值达2300亿元。

做优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力争到2017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5%;到202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加强与深莞产业合作,围绕“移动互联网、平板显示、LED、新能源电池、云计算”等五大产业,推进仲恺、惠城、惠阳、大亚湾等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环保新能源和工业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汽车产业总产值350亿元、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总产值35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环保新能源和工业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汽车产业总产值500亿元、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总产值500亿元)。

培育发展中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力争到2017年,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0家左右;到2020年,达到7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0家左右。

发展与工业转型升级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工业、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等生产服务行业,为工业转型升级做好配套服务,力争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比达到20%。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全力推进纺织服装及制鞋、新型建材、医药食品等企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17年,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到2020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

【布局】

依托两大引擎打造六大基地

《规划》提出,依托“两大引擎”,打造“六大基地”,即依托环大亚湾新区和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两大引擎,把环大亚湾新区打造成世界级生态型石化产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基地,把仲恺高新区打造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他地区重点建设汽车产业基地、临港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惠东制鞋业基地三大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记者】田铁流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