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Guy控制世界——黑客电影的破窗效应

IT大白话
2016-12-31 12:04
+ 订阅

近来,“俄罗斯黑客攻击操纵美国大选”的新闻把“黑客”再次推上了舆论的浪尖。这些地下活动的技术者们其实并不低调,而电影创作者也特别热衷于还原和探讨黑客的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黑客”的定义已经越来越模糊,观众也已经从”不明觉厉“ 发展到开始正视黑客存在的意义。

《战争游戏》:先河的意义是解放想象力

1983年,电影《战争游戏》开黑客电影先河,获得奥斯卡奖最佳摄影、录音、编剧三项提名。

影片中的主演大卫·莱特曼是一名电脑天才, 误撞上了“北美空防系统”(NORAD)的一台超级电脑,用它玩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模拟游戏,但这并不只是游戏:当大卫退出, NORAD的电脑仍然认为苏联人发动了核战争…

70年代后期,一切刚刚开始,8位CPU让有条件接触到计算机的年轻人成了最幸运的一批。没有图片、没有浏览器的年代,这部电影是人工智能威胁论在大银幕的初探讨,虽然故事说到底,讲的仍然是黑客的个人英雄主义,但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你,一切皆有可能,好的,或者一发不可收拾的,可能。

《黑客帝国》:不止于技术

《黑客帝国》无疑是全球最知名的黑客电影,但事实上,影片并没有把重心放在讨论黑客技术上,而是想聊聊“关于人类未来命运和如何对待它的问题”。电影里的世界由一个名为”母体“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操控,而主人公尼奥作为一名网络黑客成为了矩阵的救世主。从网络爆炸式的发展速度来看,影片中的生活也许终将到来,拒绝发展或者任凭失控,总要选择一条路。

《斯诺登》、《危机解密》:真的猛士敢于关闭Wi-Fi

这两部电影的价值不仅限于电影艺术,而是远超生活的故事,深刻地影响着此刻打字的我和正在阅读的你。如果说全球最知名的黑客,这两部电影的主角无疑排在榜首。

《斯诺登》在拍摄前期遭到公司董事会的强烈阻止,被所有美国电影公司拒之门外,“棱镜门”让斯诺登变成英雄、叛徒、异见者、爱国者….关于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这个黑客开启了一场全球性的启蒙运动。

另一部电影《危机解密》,讲述了”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的故事,也是异曲同工。阿桑奇大概是把”黑客“这个词诠释得最到位的人,他用互联网技术,威胁了全世界的权力中心,使新闻业为止动荡。至于他”破“的这扇窗,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暴风雪,没人知道。

这两位世界级的”网红“,把隐私、信息安全推上了从未有过的高度,”黑客“至此从科幻,变成每个人的现实痛点。

《绝对控制》:最卓越的想象力是直面现实

到今天,黑客已经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肆意想象,每个置身网络环境下的人都有可能转身成为显示器后的黑客。近期正在内地上映的电影《绝对控制》正讲述了这样的现实困境。

MikeRegan(布鲁斯南 饰演)拥有他想要的一切:美满的家庭,一栋顶级的全智能别墅,而他的公司则将彻底改变航空业。直到他信赖的ITguy因为Regan一家的冷落而失去理智,开始跟踪他的女儿,监视他的生活….往日依赖的全智能家居和汽车系统如今成为隐私漩涡 。随着隐私的全面暴露,Regan一家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

这部影片没有任何科幻元素,看起来似乎不够过瘾,而且把黑客放在了反派的位置上,但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主创把黑客放在一个真实可触的环境里,讲述技术如何摧毁日常生活,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反思,导演用电影语言解读科技手段带来的无缝监管和社会个体之间私密性的突出矛盾。

犯罪学上有一个理论叫”破窗效应“,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黑客技术正在释放这样的效应。公开身份后斯诺登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在他眼中互联网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发明,而他相信互联网的价值及其相应隐私正毁于无处不在的监控。黑客电影对大众的意义,已经不再仅仅是展现匪夷所思的技术,构建虚拟的世界。有一种更高级的想象力,叫直面现实。

电影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其核心是想象力,而想象力的唯一后果就是:改变世界。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