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旅游强市”何如打造 九大项目蓄势待发

潮州日报 2016-12-30 13:36

报告原文:依托潮州独特的山海江城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着眼于建设世界潮州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迎合旅游发展新趋势,积极引进新业态,全面改善提升旅游发展软硬环境,加快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大幅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走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新路子,打造旅游强市。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潮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潮州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独特,山川秀美,开元镇国禅寺、广济桥、牌坊街、韩文公祠等文物景点不胜枚举,是岭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潮州旅游业不断发展,2015年旅游收入与接待人数比起3年前几乎翻了一番,平均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今年1至11月,全市旅游收入已达到143.07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973.18万人次。

随着潮州跻身全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获评为首批8个全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之一,潮州多项旅游配套项目相继落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潮州古城吸引了一批民居客栈、特色展馆等项目入驻,正朝着打造“广东第一古城,延续古城千年文脉”的目标稳步迈进。

拥有如此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潮州,为什么仍称不上旅游强市?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打造旅游强市目标,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利好信息?朝着旅游强市这个目标?我们仍需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市旅游局负责人、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士。

九大项目提升古城旅游品质

预计总投资额超21亿元,全面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本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要打造旅游强市,并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六城同创’工作。这意味着潮州旅游业将迎来两大转变。”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李桂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潮州旅游业发展将从产业战略转变为城市发展战略,战略层面达到一个新高度,而且将从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变为六城同创、产业共建的全域发展,视野达到新广度,让她对未来旅游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潮州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那我们距离“旅游强市”还有多远呢?“我觉得要称得上‘强’,首先要在一个区域中取得领先。” 李桂蓉认为,潮州打造旅游强市,一方面要在粤东地区旅游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要在拉动就业,助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作出较大贡献。

当前,潮州积极与国家政策红利对接,通过融资贷款等手段,争取资金以全面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义安路街区整治改造、旧府衙片区改造、西门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古城区道路及街巷整治改造、东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古城墙保护修缮、宋窑大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古城区街区改造、智慧古城建设等九大项目蓄势待发,预计总投资约21.49亿元,将进一步夯实潮州旅游发展基础,全方位改善提高旅游发展硬实力。“当前潮州古城筹委会也在着手准备‘转正’,争取早日设立管委会,增强协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提升旅游发展软环境。”李桂蓉如是说。

“接下来,文物旅游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有力有为,通过‘五个化’,加快打造旅游强市。”李桂蓉称,要采用全域化的新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为核,环古城生态文化圈为配套,打造产业商贸、生态休闲和滨海度假三大片区;要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以建设“潮州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为新龙头、新引擎,大力推进义安路街区改造和笔架山窑海上丝绸之路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高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的竞争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要形成体系化的新支撑,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从“食住行游娱购”等方面入手,丰富旅游元素;要以项目化思维打造新运营平台,为旅游产业引进有实力、有理念、有经验的企业,借力发展,扩大旅游市场份额;要实施品牌化策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发展智慧旅游,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树立潮州旅游品牌新形象。

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讲师廖春花:潮州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记者: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打造旅游强市,给社会传递出怎样的利好信号?

廖春花:潮州市党代会上提出打造旅游强市,这是潮州市自去年获授“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并全力争创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将为全市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并能全面提升全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同时也将有效促进潮州市作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的工作开展。

记者:当前全国许多城市都在发展旅游业,潮州如何突出特色,赢得竞争?

廖春花:当前全国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竞争非常激烈,而潮州目前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因此更要突出自己的地方文化和产业特色,借助当前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的契机,融合各部门、各产业,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旅游与新型工业化、旅游与文化产业、旅游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新领域,合力打造旅游强市。

记者:韩山学院通过设立志愿者服务驿站等方式,丰富了潮州的旅游服务。能否就此谈谈接下来潮州志愿者服务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廖春花:接下来可由韩山师范学院为主导,联合潮州市其他院校(如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韩师潮州师范分院、虹桥职业技术学校等)设立一个网上志愿者服务平台,专门为准备到潮州来以及已经在潮州的游客提供各种旅游相关咨询和服务,可以更好地丰富潮州的旅游服务,还能有效地宣传潮州旅游,同时还可发挥旅游志愿者对各类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社会监督作用。

载阳客栈:让居民与游客相交融

载阳客栈负责人廖奕铭: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建设,发掘文物遗存、保持特色风貌。我认为,潮州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存在于街头巷尾的人文生活气息,让居民和游客相交融,借助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通过发展旅游来保护文化,正是打造旅游强市的良性循环。

我们客栈建立至今已有6年多,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实际上是沾了潮州民居文化的光。这些年接待了很多游客,很多都是奔着潮州文化来的,有的在这住一个多月,就是要沉下心来好好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

在我看来,好路子是探索出来的,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循序渐进,将优势积累成胜势,走出有潮州特色的旅游发展新路子。

另外,要打造旅游特色区,在政策上应该有所倾斜,路牌、公厕、绿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需要进一步提升,不能仅仅符合城市规划标准。相关部门还应降低门槛,让更多人参与到旅游强市的建设大潮中来,共同为潮州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惠潮旅游文化传播公司:打造旅游一体化平台

惠潮旅游文化传播公司运营经理黄润钿:当前我们正在打造潮州旅游一体化服务平台,丰富潮州文化旅游体验,报告提出要让潮州成为世人神往的“潮州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让我们公司倍感鼓舞。

目前潮州在发挥自身优势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让游客更好地在旅游中体验潮州文化,应该把潮州的历史建筑、民俗工艺、精致美食等文化精华集聚起来,综合考虑食、住、行、游、娱、购等要素,补齐短板,打造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让其成为潮州旅游的一大品牌。

当前我们公司也在朝这方面努力,公司旗下的“郡城义仓”是潮州市“旅游网”三年行动计划的首批项目之一,通过对市区中山路旧粮仓进行加固改造,实施“一店一特色、一店一大师”模式,将其打造成为集中展示潮州传统工艺的窗口,并建设客房、设立三轮车队,满足游客住宿出行的需要。接下来我们还将打造特色菜馆,进一步完善旅游一体化平台,为潮州旅游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原标题】打造旅游强市

【来源】潮州日报

【作者】陈翊


编辑 郑淼鑫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