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为大力进军国外市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为华为手机在欧洲的大型户外广告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足以见得,创新依然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同样,肩负“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使命的经济大省广东如何完成自身发展命题?创新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环节。
2014年5月,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涵盖了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8个地级以上市……广东的创新之路越拓越宽,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广东又有哪些积极的探索?
前行
被创新改变的“世界工厂”
创新是什么?
创新意味着当人们谈起广东时,脑子里蹦出的不仅是“全球生产车间”;意味着企业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生产角色在向产业链上移……
以智能手机为例,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在2016年5月底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及:“华为有8万多研发人员,每年研发经费中,约20%~30%用于研究和创新,70%用于产品开发。很早以前我们就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经费,未来几年,每年的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100亿~200亿美元。”
大量的研发投入带来的创新成果产出也是惊人的。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申请中国专利52550件、外国专利30613件,90%以上为发明专利。
在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看来,创新驱动也是增强区域发展后劲的不竭源泉。
全球制造业重镇东莞,也开始在创新的浪潮下逐步摆脱低端制造环节,引进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创新。据数据显示,目前东莞科技型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500家;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数量分别为26个和27个。
发明专利,是衡量创新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2016年1—9月,东莞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1223件和3138件,分别同比增长58.5%和68.6%,位居全省第四位和第三位。
在刚刚结束的2016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上,从无人机表演、3D现场打印等高科技展示再到聚焦智能创造、生物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论坛,东莞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据初步统计,合作周促进50多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7个项目正式签约。
在广东,从企业到各级政府,创新都是一件大事。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2015年9月以来,广东按照“边报批、边改革、边推进、边落实”的原则,在申报过程中即同步推进改革试验。
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后,又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迅速制订行动计划,系统梳理、细化提出了116项具体改革事项(包括国家授权改革事项16项、省属改革事项100项),并积极推动落实。
截至目前,广东已有98项改革事项落地实施,占总数的85%左右,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搜索
抓住创新“牛鼻子”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的广东,创新这个“牛鼻子”怎么抓?如何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占领先机?
《南方》杂志记者从广东省科技厅了解到,2016年广东省科技工作由深入谋划布局转入全面推进落实阶段。
新阶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经济、形成区域创新格局、强化创新政策保障等四个方面,高质量编制完成全省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体系、自主研发体系、孵化育成体系、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信息网络体系等五个体系为重点,不断完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有效供给。
事实上,早在2016年2月,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就提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落到实处,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同时,《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工作要点》正式发布,其中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中之重。
珠三角自创区作为广东创新驱动的“牛鼻子”,怎么建设?
2016年4月25日,广东省政府发布《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下称《方案》),明确要将珠三角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
《方案》确定了珠三角国家自创区的战略定位。作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区,珠三角国家自创区要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全省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16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主持召开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
会议听取了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工作考核指标体系2014年试测情况、2015年考核工作方案以及2015年以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工作实施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广东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稿、《我省创新驱动发展近期重点工作计划》稿。
此外,广东还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按预计2016年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万家,新增约5000家。
瞻望
从“驱动创新”到“创新驱动”
“从驱动创新到创新驱动,看的就是转化率。”丁力认为,科技创新关键看成果转化。
和国内大多数地方一样,广东也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存在诸多困难和制度障碍。那么,科技创新成果如何转化?靠什么扫清创新驱动障碍?
在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一体化等一系列问题的主要症结都在体制机制上。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也认为,体制机制的创新则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制度基础,能够实现创新要素的整合,并使创新要素真正发挥其作用。
“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创新活动需要创新动力,而这个动力来自于体制机制的改革;体制机制的改革,则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在向晓梅看来,政府的能动性巨大,能够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分摊创新的资金投入与风险,为企业和科研机构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此外,陈鸿宇也明确指出,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里要成为服务平台、人才平台与交流平台,以公共服务理念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问题症结,正在得到关注。
2016年12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投票通过了《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17年3月1日正式施行。
《条例》规定,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从项目管理、财税政策等多方面作出全面规定;建立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自主处置权操作规范,对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自主处置权进行了细化规定;进一步深化改革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将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固定资产以及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入股组建转化实体,所获收益按照相关程序可用于与成果转化相关市场经营活动,等等。
此外,按照部署,省级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数据库在2016年底前建成;技术交易网络平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等在2016年底前启动。
数 读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做了啥
2016年1—9月,自创区内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8%;实现营业收入1.82万亿元,同比增长5.64%;净利润1288.13亿元,同比增长18%。
2016年,自创区各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速均超40%,高企数量新增超3000家,建成各类新型研发机构200多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54家。累计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15个,领军人才88人。
2016年,自创区内各市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126家,总数达491家,纳入统计的众创空间311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共16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