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西丽新校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该校4个学院的3800多名学生将于2017年2月底整体搬迁至西丽校区,全体走读生将安置在后海老校区,深大因此将彻底解决走读生问题。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深大西丽校区学生搬迁事务恳谈会上获悉的。
学校为待搬迁学生制定详细预案
深大建校时,后海校区计划容纳5000师生。随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校区不断扩充。预计于2020年,深大在校生总规模将达到5万人。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做出了做大做强深圳大学的战略决策,随后划拨西丽1.375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深大新校区建设,为深大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深大西丽校区位于南山区北部西丽与宝安区的交界处,总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规划在校师生规模1.53万人。西丽校区的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将于2019年竣工。
据了解,西丽校区交付后可提供房间1300余个,按照本科生4人间标准,硕士研究生3人间标准,博士研究生1人间标准装修。而此次迁往西丽校区的包括深大医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和材料学院4个学院的本科生3000人、研究生817人,可满足住宿需求。
四个学院迁往西丽校区后,后海老校区将可安置全体走读生以及待拆宿舍楼的学生。目前深大有走读生1386人,待拆宿舍楼现住本科生1742人。深大因此为待搬迁的学生们制定了详细的预案。2月27-28日期间,深大将组织大巴车往返后海、西丽校区,协助学生们进行搬迁。
“人脸识别”保障学生安全
山林郁郁葱葱,白色房屋掩映其中,蓝色河道蜿蜒而过……西丽新校区目前已经展现出“绿色校园”的美丽景象。校园里不仅有大沙河蜿蜒流过,还有一处屋背岭商代遗址,上面长满了荔枝树。校区内的建筑多以灰白两色相间,风格素雅,别具一格。
承袭后海校区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理念,西丽校区的设计单位——深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充分尊重西丽校区的地理条件,将其建设为不折不扣的“山水校园”。西丽校区的主设计师吴嘉骅教授提出了“低技术,高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使用适宜性的技术和环保材料等将西丽校区打造成为一个典型的“绿色校园”。
相比较深大老校区,西丽校区在基础设施上更加完善,学科研空间与住宿空间的“组团”分布也将给师生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据了解,西丽校区采用的安保系统非常先进,只要进入西丽校区,即可人脸识别,记录在校人员的活动轨迹。“就像有一部摄影机跟随,可以将你的行踪拍成一个视频。”
同时,西丽校区的二期施工不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距离宿舍最近的施工点超过200米,距离教学楼最近的施工点超过400米。
对于学生们普遍关注的往返两校区的交通问题,深大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与相关部门协商。暂定的方案是原经过海岸城的公交线B839延长到西丽校区,末班车时间也将延长。同时还会有后海校区——西丽校区的校园专线等来确保学生的交通便利。
【记者】马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