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小强”也找地方取暖?医院一晚接两起蟑螂入人耳事件
日前,环保部公布了《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澎湃新闻注意到,两种在中国南方被戏称为“小强”的蟑螂(学名蠊)榜上有名,而它们早已是中国厨房的常见物。
环保部的公告称,外来物种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中国也是全球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指导相关部门和地方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环境保护部与中国科学院经认真调查和研究,联合制订了《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
许多人并不知道蟑螂其实是外来入侵物种。据《名单》披露,“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分别原产非洲和南亚,能够携带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沙门杆菌等多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病菌,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环境和居住质量。
此外,在2014年被广州市应用于登革热防治的“食蚊鱼”,此次也被列入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两种爆款“小强”遍布大江南北
据《名单》介绍,“美洲大蠊”别名蟑螂,蜚蠊等,原产于非洲北部,可能是在贩卖黑人时期由非洲带入美洲。美洲大蠊在中国各省市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 州、云南、台湾等地。
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繁殖能力强,无雄虫时,雌虫能进行无性繁殖,一对成虫 一年内可繁殖几十万只;美洲大蠊食性复杂,咬食书籍和衣物,特别偏爱糖、淀粉等 有机物质;美洲大蠊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也强,成虫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可以存活2~3个月,在断绝水源的情况下也能存活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