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读好书,你一定绕不开他

24楼影院
2016-12-27 14:42
+ 订阅

在每个阳光不错的早晨,

与63万人一起阅读世界。

没错,就是我们

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订阅号

--新京报书评周刊--

公共立场,独立精神。

一份坚持了13年的书评,

一张初心不改的报纸,

只为负责任地为读者发现好书,

为你呈现最新的文化热点。

◕◕◕

在每个清晨,和你分享关于一些

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事件的看法

12.25|新京报2016年度好书决选书单

我 们一直期待一种最大化的共识,也期待阅读这件既公共又私密的事情,能够让一个人更加完善。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也许都已经敏感地发现,价值多元本 身,已成为了一个“钟形罩”,在其覆盖之下,社会的认知产生越来越严重的撕裂感。人自身的存在感知,也充满了碎片化的印象,如果我们期待找回人之为人的完 整体验,那么就需要找回道德勇气,找回精神底线。

阅 读的力量,是绵柔悠长的,滴水穿石,它却在不断刷新我们对可能性和高贵品性的判断。一个孩子因为看见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喜悦、而沉思、而创造、而深爱, 行舟摆渡到2016年度河流尽头,也许我们于阅读中念兹在兹的,就是寻找这样一种质朴的共识。而这共识,带来内心的安定。

关注后回复“年度书单”提取文章

12.24|哈哈,中国人也过圣诞节?

近年来在中国颇为流行的圣诞节,一直是个不大不小的争议点——有那么多传统节日不好好过,竟然大张旗鼓地过起了“洋节”?崇洋媚外!数典忘祖!

但并不影响,每年的这两天,城市里各处都充盈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孰是孰非?

关注后回复“圣诞节”提取文章

12.21|这版《红楼梦》让新世相引发众怒,它做错了什么?

由新世相和果麦文化联合推出的“青春版《红楼梦》”火了。和新世相一手打造的“逃离北上广”和“丢书大作战”类似,它迅速霸占了朋友圈和话题榜,成功从千篇一律的图书营销中突围,成为谈资。不同的是,这一次,它引发了众怒。

这 篇文案写道:“这么多年来繁复的学术研究、解读,让《红楼梦》越来越像一本‘古籍’,凝重得让人看着就害怕,不敢轻易阅读。那么多人的青春都有红楼梦,红 楼梦却不再陪伴人们的青春了。这太可惜。”随后,毫不讳言其目的:“我希望试试看,《红楼梦》能不能在现代城市里重新流行起来。”

在当下图书营销话语普遍失实的出版环境下,为什么这样一份营销文案会引发众怒?它是否触碰了我们对于图书和经典的认知底线?青春、流行、现代都市、阅读服务……这一系列看似正常的营销关键词,为什么在《红楼梦》这里,就行不通了?

关注后回复“红楼梦”提取文章

12.16|为什么这个社会越来越粗鄙优质?

从 每天清晨上演的,地铁站、公交车上的相互推搡、不小心踩踏或拥挤后火药味十足的呛声;到火车站、电梯口的拥挤,因为插队大打出手;从马路上疯狂的鸣笛声和 气急败坏的脏话,到医院里肆无忌惮的挑衅,甚至伤及医生性命;从父母因为过于注重成绩而对孩子的“无能”横加指责甚至加以体罚,到辛勤工作的白领稍有不顺 便将怨气都发泄到亲人身上;网络语言暴力更是难以遏止,站队、诋毁、人身攻击……

这 些人的怒气和怨气从何而来?真的仅仅因为社会的普遍浮躁?还是另有隐情?为什么身为成年人,却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动辄便像婴儿一样歇斯底里?为什么人与 人之间一言不合,就能迅速升级为暴力甚至死亡?究竟是什么为这种粗鄙和幼稚提供了土壤?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他最近出版的新书《巨婴国》中,对中国人、中国社 会的种种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

关注后回复“巨婴”提取文章

12.14|校园欺凌,是否无处可逃?

发 生于中关村二小的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被欺男童的家长所写的那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讲述了事件 的经过和孩子所受到的刺激,提出校方需要“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共鸣和声援,也让“校园欺凌”这一普遍却隐秘的现象得到了广泛的讨 论。

关注后回复“校园欺凌”提取文章

12.04|语文教育越来越功利,母语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这几年,因民国百年热,民国课本、教材及童书的出版形成一股风潮,人们恍然发现,曾经的母语教材是那样的流畅;蔡元培、叶圣陶、丰子恺、张宗麟等教育大家都曾为孩子的母语教育付诸努力,并发展出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然而,在夹杂着战乱、政治变革与运动的百余年变迁中,文字之从容、印制之精良、理念之中正,这些我们本应亲近的母语教育基础、基准,在当代功利且僵化的教育中成为一种“奢侈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孩子属于尚未到来的时代。当60余年的教育普及落实了“抓”,我们需要追问,抓住孩子的当代社会在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尤其是母语教育?中国母语教育曾是何种面貌,有多少人为其做出过探索和努力?这样的母语何以离我们每个人远了?

关注后回复“母语”提取文章

11.26|打开朋友圈,还能看到“朋友”吗?

大概三四年前,朋友圈里真的都是朋友,大家记录生活、表达心情。但后来,人越加越多,微信代替了部门的小会议室,代替了工作中的名片……朋友圈也变成了宣传栏。为了能没有顾虑地表达几句个人心情,有些人干脆又匿了真名回到了微博。

为什么会这样?如今的微信,再也不是那个更亲近的“熟人社会”,我们很难再在其中放松地表达自我,而是多出了重重自我审查与潜在的尴尬。内在情绪的表达看不到了,而对公共话题的讨论又是微信天生的局限所在,于是微信的私人与公共领域在交叉之中相互拉扯,“公共”是晦暗的,而“人”也退场了。

关注后回复“朋友圈”提取文章

11.17|中年人的丑态,是主流社会的精华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类似“上海马路上女人明显比男人高一个档次”、“为什么说中国的男人配不上中国的女人”等类似的吐槽贴出现。并且屡试不爽地,总会引起大批围观与吐槽,吐槽的点则集中于中国男人的形象气质差,不注意个人修养。

而与此相对的,则是中国的中年男人实质上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认为自己只要是“成功人士”,就没有得不到的漂亮姑娘。有人把这种心理解释为是中国的中年男人骨子里的狭隘与自卑,有人认为这实际是一种中年危机的体现:要通过女性年轻、美好的身体体验失去的青春。

关注后回复“中年”提取文章

10.23|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

有一种危机,叫做“四分之一人生危机”。顾名思义,它指的是我们在人生的四分之一处,迎面撞上的一种危机感,我们姑且称它做“青年危机”吧。青年危机与年龄信号紧密相关,从25岁-35岁之间的人群,都可能承受着这种危机感的折磨。

尤 其是在即将步入30岁这个门槛级年龄的时候,自我、亲人、社会对我们的期许是“三十而立”。我们被认为应当已经成家、已经立业。可现实的状况却是,房价飞 涨买房无望;交际圈狭小没有稳定的亲密关系;甚至摸不清楚自己到底擅长做什么...... 时间推着我们到了要“三十而立”的关口,可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却仍然将我们再次扔回未知的深渊:三十而立,究竟“立”的是什么?又要如何“立”?如果还 “立”不起来,要如何应对?

关注后回复“三十而立”提取文章

10.26|这个中国的独生小孩为什么被全世界一见钟情?

2015 年6月,一本名为The Only Child(《独生小孩》)的铅笔画绘本由美国企鹅兰登首发。随即,它从数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跻身《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儿童绘本,评委萨曼莎·亨特对其 大加赞赏,称之为“梦幻题材的无字处女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本绘本的作者并不是人们熟知的名家,而是生于1983年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位中国姑娘—— 郭婧。这是她的第一部作品。

翻开这本100多页的绘本,读者会不由自主地跟随那个在去姥姥家的路上走丢的小孩,经历一番奇特的冒险。在麋鹿的指引之下,小孩和海獭、鲸鱼相遇,最终返回家中,安然入睡。书评君找到郭婧,和她真诚地聊了聊,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故事。

关注后回复“独生小孩”提取文章

09.30|伍迪·艾伦的心灵鸡汤秀

伍迪·艾伦,即使你没看过他的电影,你也应该听过他的名字。

让大家重新认识他很难,定义他很难,赞扬他很难,批评他也很难。书评君看过他的第一本书是《门萨的娼妓》,看过他的第一部电影是《泽里格》(Zelig),只能找到这样一个起始的时间点,否则话语将无限蔓延。如果你对他开始产生了兴趣,那这个爱好大约就不会停止了。

关注后回复“伍迪·艾伦”提取文章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