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和鳜鱼养殖,扬州常见的是精养模式(一个池塘只养鳜鱼或只养罗氏沼虾)。不过,今年市水产站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在鳜鱼塘中套养罗氏沼虾,意外发现罗氏沼虾长得又壮又大,7只虾子就有1斤了,而一般的商品虾都是20只-30只一斤。
鳜鱼塘中套养罗氏沼虾
虾子个头大,7只就有1斤
从小到大,鳜鱼都是吃活食长大的,扬州的鳜鱼,主要靠精养;罗氏沼虾一般都吃饲料长大,扬州的罗氏沼虾,也主要靠精养。这一鱼一虾,原本鲜有见面的机会。不过,扬州市水产站技术员让它们成功“同居”了。
扬州市水产站站长助理杨显详介绍,今年5月,他们启动了省级水产三新工程项目“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研究与示范”——在两个共156亩的池塘中,投放了5厘米长的鳜鱼鱼种13.5万尾,600尾/千克的罗氏沼虾苗种112千克(每亩池塘投放230尾-300尾虾子)。
这一全新的养殖模式,效果怎么样主要看罗氏沼虾的产量。杨显祥说,在捕捞罗氏沼虾时,他们发现虾子很大,一般7只虾就有1斤重,而大一些的不到5只就有1斤重,“精养池的罗氏沼虾,上市的虾子一般都是20只-30只一斤。从大小上而言,鳜鱼塘中套养的罗氏沼虾,个体要大了2倍-4倍。”
两者如何能共存?
关键在于放苗的大小
鳜鱼吃活食,罗氏沼虾套养在鳜鱼塘中,不是“羊入虎口”吗?杨显祥解释,他们观察发现,鳜鱼只能吃不到自己体长三分之二的活鱼活虾,再大它就吃不下去了。
因此,在套养时,鳜鱼的大小和罗氏沼虾的大小选择很重要,用5厘米长的鳜鱼套养600尾/千克的虾子,鳜鱼只能“望虾兴叹”。投放到池塘中后,鳜鱼在生长,罗氏沼虾也在生长,直到虾子捕获季,虾子始终能长过鳜鱼体长的三分之二。
套养不用投喂虾饲料
还能减少鳜鱼病害发生率
杨显祥说,套养在鳜鱼塘中的罗氏沼虾,从头到尾都不用投喂虾饲料。鳜鱼在吃活食的时候,会掉下一些“残羹剩饭”,可以成为罗氏沼虾的“美食”;同时,鳜鱼排出的粪便,也是罗氏沼虾的食物。
“也就是说,原本只能烂在鳜鱼塘中的东西,套养罗氏沼虾后,都由虾子消化了。”杨显祥说,这对于净化水质、降低养殖自身产生的污染、减少鳜鱼病害发生的概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鳜鱼养殖为何要套养罗氏沼虾?杨显祥介绍,近年来,鳜鱼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一般在60元-80元/千克,且行情平稳,养殖效益较高,鳜鱼养殖规模逐步扩大,2015年扬州鳜鱼主养面积达2万多亩,鳜鱼已经成为扬州水产代表性的特色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养殖风险逐步增高,病害频发已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开展鳜鱼塘套养罗氏沼虾的试验,旨在探索一种鳜鱼套养的健康模式。“目前我们只是证明了这一模式是可行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如鳜鱼和罗氏沼虾的放养密度、规格与搭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