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人机专业来了,中山首设学校职教集团,未来将放“大招”

南方+ 记者 2016-12-26 18:42

“中山的产业转型升级后,中职生的需求下降,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加,这就要打通中职学校学生的上升空间,培养更多的高职人才。”这是中山市教体局一位负责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说,职校学生待遇不高,上升空间狭窄的现实,既制约职业教育发展,长远来看也影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改革。

怎么改?今日,中山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全市首个学校职教集团——广东理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职教集团挂牌成立。该集团由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牵头,联合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中山市三乡镇理工学校、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以及15家企业单位组成。

市教体局局长李长春为广东理工职教集团董事长单位颁牌。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称,职教集团以高职带中职、中高职互动为基本运行模式,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大力开展“3+2”分段和“五年一贯制”等培养模式创新,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专业融通、学段衔接、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机制,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职教集团的成立,将有利于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职教资源共享,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一体化,教产互动、协同发展、互利双赢,全面提升区域内劳动者素质。”业内人士称,集团化办学是对教育部相关精神的落实,将提升职业教育的产业支撑能力。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校长刘文清介绍,与“3+2”分段和“五年一贯制”相比,他更看好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三二分段存在重复学习的问题,而且人才培养周期过长。集团式一体化办学的形式更加灵活,集团内部成员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等,可以避免重复学习等问题。我们可以考虑3+1的模式,在中职学生的教育中,渗透高职的理论课程,然后用一年时间来进行实操、实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技术水平也过关。”

刘文清还表示,在集团一体化办学中,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开设专业。对一些过时或者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进行关闭或者转型,对一些好的专业继续强化,并增设一些新型专业,如无人机专业、机器人专业、物联网专业等,以满足企业、行业的用人需求。“中山计划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我们职业院校就要根据产业的发展,通过集团化办学,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办学。”

中山中专作为广东理工职教集团的成员之一,校长陈峰也看好未来的发展。他说,以前中职生三年学业完成后,大多数会去就业,满足不了学生进一步自我提升的需求,家长也为此感到烦恼,一体化的办学之后,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能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打通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广东理工职教集团挂牌成立仪式举行后,集团成员举行了第一次董事会会议,通过了集团章程,讨论了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的相关事宜,包括招生专业,招生数量等。

笔者了解到,按照计划,中山近期还将成立另外2个职教集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和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其中,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中山市港口理工学校组成中山职院职教集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中山市东凤理工学校、中山市南朗理工学校组成火炬职院职教集团。

这两个集团又将给中山学子和企业带来什么福利呢?南方+记者将持续跟进报道,也期待你的关注。


编辑 蒋晓晓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