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多栋出租屋安装电子门禁,白云区多项警情4年连续下降

南方+ 记者 2016-12-26 09:19

每天早上7时30分许,从机场南开往体育西路的地铁三号线空载停在白云区同和地铁站,不到一分钟时间,所有车厢挤满了上班一族。拥有多达236万外来人口的白云区,历来社会治安形势复杂。

最近4年,白云区实现多项警情数量连续下降,社会治安好转,关键是抓住了“人”这个牛鼻子,实现外来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取得这样的成绩,电子门禁系统功不可没。

近日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白云区多个街镇电子门禁安装背后故事,探寻白云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

新市镇的出租屋已经完成智能门禁建设,治安防范效果十分明显。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转变

外来人口信息登记走向信息化

外来人口信息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关系到社会治安好转。

由于绝大部分外来人员居住在出租屋内,很多年前,外来人口信息登记工作在公安部门指导下依托出租屋房东协助登记。手动登记的信息包括外来人员身份证件、工作地点、租住地址、联系方式和婚姻状况等。

不过,简单的手动登记问题不少。假身份证件无法辨认,有的甚至盗用他人身份证登记,此外房东无法做到100%入住登记,导致漏登记、错登记、不登记的现象比较普遍。

1997年开始,在白云区石井街马岗村开始实行手动登记,在马岗村治保队工作20多年的梁家雄对此深有体会,由于房东难以承担这一重任,治保队必须上门巡查登记。

马岗村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六七个批发市场和货运市场,成为外来人口来广州的首个落脚点。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数量严重倒挂。

梁家雄还记得,为了加快入屋登记,每天晚上几名治安员组成一队上门“作业”,收集租客身份证件下楼复印,登记结束再还回去,“有时忙起来,身份证件的主人都忘了在哪一个房间里”。

2003年开始,马岗村购置了两台便携式复印机,上门登记时先收集身份证件,现场复印现场登记。梁家雄和队员们每天晚上都提着爬楼,虽然辛苦,不过速度提高了不少。

“复印很先进,但是这种工作模式很落后。”梁家雄感慨道。马岗村有426栋出租屋,常年居住外来人员有1.2万人左右,治安员“地毯式”登记一遍至少要花3个月时间。3个月后再重新登记时,又发现有不少租客人员变动。

白云区出租屋管理压力大,城中村数量居全市最多,共有出租屋13.4万栋,共计123.18万套,户籍人口94.3万人,流动人口约236万人,这一数量还在逐年小幅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广州市每年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85%以上曾在出租屋落脚;制假售假、无照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85%以上发生在出租屋内。由于外来人口信息登记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白云区社会治安压力难以消除,入屋盗窃警情常年位居全市排名第一。

痛定思痛之后,白云区将社会治理聚焦到“人”的管理上来,把“人”摸查清楚了,才能精准服务和管理。

2011年,白云区新市街派出所开始探索门禁管理,试图扭转“被动式”人口信息登记方式。

新市街派出所副所长张振平告诉记者,出租屋门禁系统受到“旅业式”门禁启发:即将每栋出租楼视为“旅店”,每间出租屋视为“客房”,租客当作“顾客”,由派出所专门委托的便民服务点便是“前台”,每栋出租楼大门安装了门禁锁,钥匙配发权统一由服务点提供。

租客要拿钥匙必须拿着租赁合同到“前台”办理登记,并且要录入身份信息,每个身份信息只能办理一个电子钥匙。没有电子钥匙进不了大门。

这一思路的转变有“一箭三雕”之妙。首先,人口信息登记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工作人员“跑断腿”变为“少跑腿”。其次,电子钥匙要关联真实身份信息,试图混水摸鱼者生存空间被挤压;再次,门禁锁更加安全,入屋盗窃等不法行为大为减少。

2012年底,“第一个吃螃蟹”的新市街70%的出租楼安装电子门禁。这一年全街入室盗窃警情同比下降55.9%,仅是萧岗社区便下降了60.5%。

松洲街富安居社区的3D可视化平安社区服务平台可实时监控社区人员出入情况。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磨合

电子门禁系统历经50余次升级

门禁锁运转得当,门禁系统便成功一半。

2011年开始,新市街派出所开始在市场上物色可靠性强、故障率低的门禁锁。派出所民警从广州、深圳和中山等搜集了很多把门禁锁,有时民警出差回来也不忘带一把当地的门禁锁。

通过对比研究后,首先在警务室试用后推广。

由于城中村环境特殊,空气潮湿、电压不稳考验着门禁锁安全性。

门禁锁供应商之一、广州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门禁锁进驻城中村不久,便遇到了电压“水土不服”。很多城中村用电量大,导致电压不稳,有时电压降为140伏,门禁锁开锁出现“故障”。

该公司的总经理林先生告诉记者,知道了问题所在之后,新市街城中地不少门禁锁的电压范围便调整为140伏—250伏之间。

调整了电压之后不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的门禁锁经常不定时开不了锁,有时是上午,大部分时间在黄昏时候。工作人员接报前往维修,门禁锁却能正常工作。但是,前脚一走,后脚锁又“坏”了。林先生纳闷了,难道门禁锁还会跟人开玩笑?

工作人员蹲点一周后偶然发现,出租屋楼梯口的几台电瓶车一起充电时,门禁锁开始“故障”,“分析后发现是不合格的充电器对电线产生干扰,从而影响门禁锁运作”。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新市街派出所与林先生的团队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调试,终于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

2013年,新市街派出所民警发现,市面上出现了复制电子门禁钥匙设备。为了增强门禁锁安全性,在派出所和技术团队合作下,白云区门禁锁密钥几次升级,从普通IC卡变为滚动加密IC卡,复制设备彻底“哑火”。新市街派出所还将门禁锁芯改为空转锁芯,防止不法分子撬锁。

与此同时,白云区从2015年7月开始,门禁系统收集的人口信息与广州公安情报平台、广州公安大数据平台对接,实现了实时预警。门禁系统还实现了软件不断全面升级多达50余次。

伴随着硬件十几次改进和门禁系统50余次升级,白云区门禁锁安全性大大增强,并且形成了符合实际运作的“白云标准”。

2015年6月,白云区开始在全区深入推动集中管理电子门禁系统,对电子门禁实行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管理平台、统一硬件标准的“三个统一”工作。

白云区门禁办经过一年反复测试研究,不断总结门禁推进中的经验教训,编写了长达1万字的《白云区2016年电子门禁系统建设规范》,在明确了技术标准的同时,保证了门禁系统和门禁锁硬件质量。

目前,大约有六七家运营公司承包了白云区各街镇的门禁锁安装、维护和运营,每家公司竞标必须达到白云区门禁办要求的规范,否则“门都进不了”。

“如果达不到规范,门禁系统后期维护难,运营公司一旦离开,门禁管理将会陷入混乱。”白云区同和街流管中心主任宁金宏说。

同和街白水塘社区几乎与新市街同一时间安装电子门禁锁,2012年开始,白水塘社区率先探索出了电子门禁社会运营模式。该社区在城中村中引入雅康物业公司,后者投资安装电子门禁并与房东签订维护保养协议,每栋出租屋由街道政府一次性补助1000元,公司向租客每人每月收取5元设备维护费,房东不需要出资。

同时,雅康物业公司24小时驻点于社区出租屋管理服务点,一旦门禁报障,工作人员立即上门维修。

“电子门禁前期安装和后期维护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如果运营公司赚不了钱,效果就会打折扣,一旦出现这种问题,房东和租客就会对政府推行的服务丧失信心。”宁金宏解释,社会运营公司收取租客每人每元5元费用,符合市场规律。

市场化运作既保障了电子门禁大面积安装,又使后期维护得心应手,这几年来白水塘社区的房东和外来人员满意度高,一些房东主动找到街道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要求安装电子门禁。

安装

重点区域三层以上出租屋门禁全覆盖

2015年,白云区对辖区内8条街道实行重点整治,不久全区22个街道全部纳入整治,以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2015年6月起,出租屋安装电子门禁迅速从先行先试的街道推广至全区。

2015年7月,白云区成立了电子门禁工作领导小组,白云区公安分局下设了区门禁办,与分局数据办一起办公,负责全区电子门禁工作组织协调、技术升级、指导推广、维护管理和督导检查。

为此,白云区22个街镇梳理出重点区域三层以上出租屋7万多栋,需要实行电子门禁全覆盖。白云区安装电子门禁工作全面启动。

安装电子门禁的社会效益已经在率先实行的街道和社区显示出来,随着推广安装进入“深水区”,但不愿意安装的房东为数还是不少。

今年4月份,白云区松洲街螺涌联社召开门禁安装屋主会议。螺涌联社管理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经济社,有不少房东事先“通气”不参加会议。

松洲街派出所副所长曹国炫告诉记者,第一场会议螺涌第一经济社举行,会前统计有50多名房东必须到会。到了开会时间,到场不足十个人,“现场稀稀拉拉,甚是难看”。

通过动员和说服,会议期间又有部分“观望”的房东陆续赶来。派出所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安装电子门禁的意图贯彻到位,做通房东思想工作。当天,螺涌第一经济社50多名房东纷纷签字同意安装。

不到20天,螺涌联社三层以上出租屋全部报装电子门禁,没有一例出租屋主被查处。

“不愿意安装电子门禁的房东并不是不在乎治安问题,而是担心安装之后没有效果,甚至会出现维护不周、故障率高。”曹国炫说,随着电子门禁安装公司进驻后,房东们吃下了“定心丸”。

宁金宏告诉记者,2012年同和街白水塘社区安装电子门禁时,说服工作也不容易开展,“有的房东说话比较激动,口水都喷到了我脸上”。

如今,白水塘社区200余栋出租屋全部安装了电子门禁,社区安全了,更多在中心城市上班的白领也开始搬进来,2房1厅的租金从2011年的400元/月上涨到1600元/月。尽管租金上涨,白云水塘社区出租屋的空置率却不超过5%。

张振平告诉记者,由于新市街派出所严控门禁锁质量,全街道有3300多栋出租屋安装门禁,每天出故障的门禁锁不到3把,其中至少一把是非技术性故障,“门禁锁故障率低了,房东心情更敞亮了,口碑式传播比政府做通工作效果更好”。

截至今年12月6日,白云区安装电子门禁出租屋已经有76835栋,重点区域三层以上出租屋覆盖率超出原计划数量。全区22个街镇中有16个覆盖率达100%。

成效

入屋盗窃警情持续下降

电子门禁除了提高人口信息登记效率和准确度,白云区公安分局还建立起了全区外来人口信息系统库。截至今年12月6日,通过电子门禁系统录入员信息350万余条(其中实际在住的流动人员数为180万人)。

这个庞大的数据库正在帮助白云区公安部门实现精准社会治理。

今年,新市街派出所协助外地警方抓捕在逃犯。警方已经定位了在逃犯落脚在街道里,公安人员通过电子门禁系统查询发现,这名在逃犯登记入租,但是公安人员上门抓捕时却发现房间空无一人。周围租户反映,这名人员较少露面。

公安人员通过登记系统发现,这名在逃犯登记入住时还有一位朋友,通过查询其朋友入住信息,终于将在逃犯抓获。

今年5月份,白云区同德街横滘村电子门禁系统抓获一名盗窃案嫌疑人。当天,这名男子在办理电子门禁卡中录入身份证信息,被联网的公安系统识别为重点关注人群。原来,这名租客正是涉嫌在上海市进行盗窃的在逃人员,同德派出所目前迅速将男子移交案发地公安机关。

7月份,白云区龙归派出门禁系统预警“响铃”,一名全国在逃嫌疑人居住在龙归永兴村某地,派出所民警立即着便衣到现场摸查伏击,当晚嫌疑人回到家时被蹲点伏击的民警抓获。

在白云区新市街道汇侨社区,一名快递小哥连续收取形迹可疑的货物,报警后警方从寄件物中发现冰毒晶体。警方与快递小哥蹲守了几天终于抓获这名毒贩,但是后者拒绝透露地址。随后,警方在毒贩身上搜出一张门禁卡,一查询后便准确查出其住所。最后,警方在搜查房屋时又缴获了几百克冰毒。

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白云区公安部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公安分局信息平台通过对来居住人员信息采集,将信息与公安网系统平台进行对接碰撞,快速比对出社区前科人员、吸毒人员、在逃人员,识别重点管控对象,为社区治安防范、管控、打击、办案等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实现针对性管控和分析研判,有效提升警务运作。

据了解,截至今年12月初,白云区通过门禁系统发现重点人员一批,抓获犯罪嫌疑人1200多名,破获犯罪团队18个。

如今,白云全区入室盗窃警情实现了连续4年同比下降,其中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同比下降10.5%、8.7%、8.9%。2016年前三季度,白云区入屋盗窃警情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17.7%。

据了解,未来,白云区还将加强对工厂企业、临街商铺等从业人员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提升白云区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的智能化信息管理能力,进一步破解出租屋外来人口管理难题。

■记者手记

突破出租屋管理困境的抓手

当前,随着白云区电子门禁系统安装数量超过7万多栋,电子门禁有效实行外来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通过集中安装电子门禁,集中配发门禁钥匙,集中录入信息,促进居住人员主动登记身份信息,提高人员信息采集率,真正做到外来人员“人来登记,人走注销”。

电子门禁更是突破出租屋管理困境的主抓手。白云区公安部门通过控制每一栋出租屋大门的电子门禁钥匙配发权,解决了出租屋租住人员登记难、管控难、容易成为违法犯罪分子落脚地等社会综合管理问题,从而改善了城中村环境,不断提升出租屋、租客整体水平,从而促进社区环境持续向好。

去年白云区全面推动重点区域三层以上出租屋安装电子门禁,2016年前三季度入屋盗窃警情在前一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降17.7%。电子门禁实现社会治安秩序好转的作用逐步加强。

集中管理的电子门禁还是城中村物业式管理的基础,白云区出租屋数量居全市最多,城中村物业管理是改善整体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白云区要在符合物业管理条件的城中村成立物业公司,健全门禁运营维护机制、强化门禁服务和管理是基础所在。

当前,白云区还将门禁工作、视频监控与城中村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探索门禁和社会治理从管理向服务转变,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邓红英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