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葛优章子怡等主演的新片《罗曼蒂克消亡史》正在热映,并且掀起一阵热潮!这部以民国为故事背景的电影,片中很多情节都是根据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在片中,袁泉(图左)饰演的电影明星吴小姐,因为被“戴先生”看上,丈夫被调离上海,而她之后就成了“戴先生”的金丝雀。
在上海话里,“吴”和“胡”发音近似,而这段故事的原型女主人公,就是民国第一电影皇后胡蝶,而“戴先生”就是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
为什么电影里的“吴小姐”会以胡蝶为原型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水乡美人丰富的演艺经历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也许会有所领悟。
胡蝶原名胡瑞华,鹤山古劳水乡人(传统意义上的水乡指古劳双桥、上升、新星、坡山四个村委会,坡山村委会自上世纪90年代划归沙坪镇)。胡蝶相貌俏丽,举止优雅,是名副其实的古劳美人。幼年的胡蝶随父母转徙北京、天津、广东等地,既会说吴侬软语的上海话,又会京片子、广东话,旅居各地令她见闻增长。
胡蝶16岁时,全家返回上海。胡蝶考入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同期的学员有后来在影坛享有盛名的萧英、陈一棠、徐琴芳、高梨痕等。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艺术类院校,胡蝶等人是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学生。
1924年,17岁的胡蝶参演了电影《战功》,虽然只是配角,但她甜笑的酒窝和动人的气质令她在影坛开始崭露头角。
1928年,胡蝶正式进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了她艺术事业的辉煌时期。她先是主演了电影《白云塔》,在片中她是女一号,而在戏里当她情敌的则是另一大民国电影巨星阮玲玉,这是两人唯一的一次合作。几年后,阮玲玉不堪流言自杀身亡,胡蝶也曾伤心不已。图左上为胡蝶,图右上为阮玲玉。
同年,胡蝶还主演了令她声名鹊起的电影《火烧红莲寺》,她扮演的侠女红姑英姿飒爽、潇洒飘逸,一时间胡蝶的名声响彻大江南北,而这部电影在华语电影史上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力,本片开创了华语武侠片的先河,截至今年,这部电影被翻拍了6次之多。图左为胡蝶扮演的女主角红姑。
胡蝶的名字伴随着华语电影史的多个“第一”。1932年,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缘》,本片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此后也被翻拍了无数版。
胡蝶在《啼笑姻缘》中一人兼演沈凤喜和何丽娜两角,她的表演得到原著作者张恨水的赞赏:“胡蝶为人落落大方,一洗儿女之态,与客周旋,言语不着边际,海上社会,奇幻百出……胡真精明练达之人哉,言其性格则深沉、机警、爽利兼而有之,如与红楼人物相比拟,则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1933年,她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连续上映一个多月,盛况空前;同年夏天,她又主演了中国第一部片上发声的影片《自由之花》。图为《歌女红牡丹》杂志封面。
1933年底,胡蝶还主演了代表她演技巅峰的电影《姊妹花》,影片以双胞胎姊妹大宝、二宝的不同命运,反映了中国30年代的社会状况,是具有社会批判倾向的现实主义力作。
胡蝶用精湛的演技,饰演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形象,影片十分成功,创造连映60天的票房纪录。图片左侧和右侧分别是胡蝶扮演的双胞胎姐妹俩。
胡蝶的电影事业非常成功,爱情生活却不尽如人意。胡蝶初入行不久,搭档帅气俊朗的林雪怀,18岁少女情怀总是诗,俊男美女在一起很快就擦出爱火,两人爱得热烈就订了婚。但随着胡蝶越来越红,跟林雪怀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二人从高调订婚到高调分手,在当年轰烈的程度,大概能比得上早前的“锋芝”离婚。
在跟林雪怀分手后,处在心情低谷的胡蝶遇见了当时的高级白领潘有声,在潘的呵护下,胡蝶渐渐走出低潮,也重拾欢乐,相恋5年后,二人结为夫妇。1935年11月23日,27岁的胡蝶正式与潘有声完婚,婚礼采取中西合璧的方式,中午在教堂由牧师证婚,晚上到酒楼举办喜宴。而这也成为当年上海滩的一件大事。
婚后的胡蝶渐渐减少了在影坛的演出。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上海沦陷。胡蝶和丈夫辗转前往香港,可惜1941年驻港英军也向日本侵略者投降了,当时曾有日本军方力邀胡蝶演一部叫《胡蝶游东京》的纪录片,宣扬所谓的“中日友善”,被她严词拒绝。图为胡蝶潘有声合照。
香港沦陷后,胡蝶一家又辗转回到广东,在这期间,胡蝶夫妇打算将积攒多年的家当运回内地,但数口箱子却在路途失踪。她托在上海颇有手腕的青帮大佬杜月笙帮忙,杜月笙则致电给了当时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而身为胡蝶资深影迷的戴笠则仿佛捡到宝,立刻费尽心思帮胡蝶寻找失物。
声称要帮胡蝶忙的戴笠,将胡蝶夫妇叫到了重庆。民国乱世,胡蝶的失物已难再寻,但戴笠为博美人欢心,不惜花重金买了一批珠宝首饰,称是胡蝶的失物,而胡蝶看到失而复得、却不复旧貌的财物,自然渐渐也明白了戴笠的心意。
这个时候,就发生了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一幕,戴笠给了胡蝶的丈夫一个高薪又清闲、体面的工作,迫使他离开了重庆。之后,戴笠就将胡蝶软禁进高级公馆,一关就是3年。戴笠原本准备在1946年某月下旬迎娶胡蝶,但他搭乘的飞机遇难,戴笠丧生,胡蝶终于结束了被幽禁的日子,重新获得自由。
恢复自由的胡蝶,回到了丈夫潘有声的身边。夫妇再次前往香港,过起了宠辱不惊的小日子。
之后,在香港的她还客串出演了一些电影,其中以李翰祥的《后门》艺术成就最高,胡蝶凭借此片获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66年,胡蝶正式退出影坛。1975年,她移居加拿大温哥华,晚年的她,日子过得平静又安详。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温哥华病逝。一代水乡美人,经历风风雨雨,获得了永恒的平静。
(以上内容来自“腾讯娱乐”。)
胡蝶是蜚声国际的一代影后,她身上令人着迷的地方,除了美丽的容貌,更有古劳水乡人坚韧勤奋、忠诚善良、不断进取的品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电影院看看《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艺术片,看看袁泉演绎的“吴小姐”,是否具有古劳水乡美人胡蝶的风韵吧!
来源:古劳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