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建言佛山经济:从全球角度规划,用匠心实现“精深”发展

南方+ 记者 2016-12-26 07:51

“政府要让消耗最小化,企业要让活力最大化,经济才会健康运行,而佛山是这方面的样本。”23日,在由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的“匠心·创新”读书论坛上,知名财经观察家秦朔就佛山经济点评说,佛山内生型经济下企业活力充沛,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强大,政府在包括人力资本提升的软、硬件打造方面不遗余力,他建议佛山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世界的角度规划未来。

在这场关于工匠精神的论坛上,专家、企业家和佛山工匠代表三方探讨了新经济时代“匠心”对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而经过思想碰撞、发酵后的话题并不止于匠心。秦朔表示,工匠精神背后是如何加快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关乎中国各城市经济的转型与活力的释放。

论坛现场,秦朔还从他研究的商业文明角度剖析佛山的城市竞争力。“佛山企业在绿色制造等方面做了不少文章,是构建商业文明的一个好案例。当下包括佛山在内的几个城市在冲刺万亿俱乐部,佛山在商业文明带动下取得的城市与产业发展品质,将让其在城市比拼中脱颖而出。”

论坛现场,秦朔(左二)与佛山企业家、工匠代表探讨匠心。

倡导新工匠精神

让经济发展既“博大”又“精深”

“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做到‘博大’,也需要做到‘精深’”。在秦朔看来,“精深”与5个要素相关。“首先是让产品真正运转起来的核心技术,第二是非模块组装的一体化运作,第三是复杂知识的积累,第四是追求最佳与完美,最后是做事的情结与价值观。”秦朔表示,无论是掌握了飞机核心部件发动机生产的GE,力求极致的苹果手机,还是注重一体化结构的欧美汽车产业,它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对“精深”的执着。

秦朔认为,弥补“精深”短板的秘诀就是工匠精神。“这必须是和新视野、新能力相结合的新工匠精神。放在制造业大市,就是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他还以日本的一泽帆布为例,强调品牌走到最后并不关乎利益,而是关乎文化、专注等价值。“一泽帆布的包比LV包卖得还贵,其公司职员年龄从20岁横跨到90岁,都是匠人。社长信三郎说,我们不该成为什么都会的人,而是你只会做这个,但有绝对不输与人的自信。正是这种极致与深挖纵向的精神,成就了这个著名品牌。”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瀚蓝环境总裁金铎的认可。“有人认为以工匠精神作为发展标准,企业会吃亏。其实不然。融合了创新的匠心能打造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她以瀚蓝环境的发展实例来说明匠心能为企业创造独特价值。“与臭气处理有巨大关联的一个小小的密封圈,此前都由日本进口,价格1000元,且易损坏。我们便自己研发,实现进口替代,并将价格降到10元。我们刚入职的菜鸟员工花5年时间自主研发出大中控系统,集中管理工厂,解决员工三班倒问题。”金铎表示,这种既坚持又创造的匠心,为企业的突破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冲刺“万亿俱乐部”

不是单纯比拼规模

“工匠精神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关系着商业文明。”秦朔说。依照秦朔以往对商业文明的研究,他把商业看成一种责任,负责任的商业就是一种文明,没有文明的商业,就没有文明和谐的社会。

在秦朔看来,商业文明要警惕社会成本。“由于社会的一些宏观原因,很多微观主体的行为不能长期化,他们更多是急功近利与投机。企业耗费而由社会承担,但企业没有支付的那一部分成本,比如环境污染,就是社会成本。”

不过他也表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近些年中国主流企业都在围绕商业文明做文章,比如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都曾宣布借助信息技术变革进行产业升级,构建新商业文明。

这种新商业文明,也已在传统制造业大市佛山萌芽。在论坛之前刚刚参观完一家佛山环保企业的秦朔,将这类企业作为商业文明的典型案例加以剖析。

他认为,生态文明是商业文明的一个分支。“我一直很关心垃圾处理问题,中国现在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废弃物等问题比较严峻,但我参观了南海的环保企业,发现那里的垃圾发电、处理等环节做得很好,三分之二的固体垃圾和生活垃圾都进行了处理,而且垃圾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管理。这样城市幸福指数会更高。”秦朔介绍,前述环保企业还运用GPS控制垃圾运输全程,使得垃圾回收不泄露。

在智能化管理的应用下,该企业让垃圾处理形成这样一个过程:垃圾不再是静态的收置,而是可以动态调整中间环节,让回收环节更有效率,并与处理环节形成一体化的系统。

要进一步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制造,秦朔建议佛山加强产业集中度,以便引进更高的环保标准;此外,政府要为企业转型服务,可以制定一些再就业政策,比如把一些闲置的资源运用到新的产业去。

“包括佛山在内的几个城市正在冲刺万亿俱乐部,这不是简单的规模经济比拼。我相信,佛山在商业文明带动下取得的城市与产业发展品质,将让其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秦朔说。

立足高端制造业

创建世界级工程研究院

除了工匠精神与商业文明,如何高效地配置资源也成为了论坛探讨的一个重点。秦朔的观点是,将资源配置的范围扩大至全球。

秦朔认为,抓住中国经济的新机遇,首先要用全球视野找周期性机会。“可以通过3种途径实现,那就是将中国产业优势与新兴市场人口红利结合,将中国资本优势与发达经济体技术和品牌结合,以及将中国的劣势与国外资源红利结合。”秦朔说,在这种背景下,不少中国企业已奔赴海外进行并购。

他还以深圳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企业中集集团收购德国老牌消防车企业齐格勒为例,说明产业资本如何与海外技术品牌嫁接,进而促进企业的国际化。“中国未来是全球最大的消费者市场,如何结合国外的更多品牌、专利,将中小企业的核心技术、创新方法运用到中国,这是很多企业要做的。”

秦朔的观点与佛山近来的产业发展趋势与布局不谋而合。今年,佛山提出要大力推动“佛山制造+全球市场”向“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全球市场”迈进。而近两年,美的、东方精工、伊之密等佛山企业接连收购欧美的知名企业,走出一条全球化新路。

这也受到了秦朔的关注,他建议佛山进一步从世界的角度规划未来。“若按全球标准,佛山要将制造业做大做强,并在此基础上用好世界人才,强化研发和制造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职能,增强自身辐射力。”秦朔表示,这就需要佛山在高端制造业行业里,建立起世界级的工程研究院等创新机构,聘请更多大师研究更灵活的产业模式,推动城市、产业向高处行。

与全球化机遇并行的,还有消费升级带来的变革。“八零后到零零后重建了品质标准和文化风尚,其消费习惯正被网红、场景式消费等新营销手法改变。企业需要洞察这一趋势,改变自身营销方式。”秦朔说。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吴欣宁 

【见习记者】 甘韵矶


编辑 王虹丹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