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肇庆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王雯倩摄
中国共产党肇庆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12月21日上午在肇庆市端州星岩礼堂隆重开幕。
肇庆市委主要领导在报告中总结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他指出,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推进“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重大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谋划推动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步。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纠“四风”治“陋习”,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作风效能得到提升。圆满完成县镇两级换届,基本建成村级“五全”公共服务站,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深入推进党风廉洁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近一年来,反腐败力度明显加大,党风政风逐步好转。
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行政审批、商事登记、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全面实施,近两年各类融资爆发式增长。我市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德庆县农村改革等一批国家和省改革试点取得成效,四会市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高企数量实现翻番,被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成为首批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制定实施“西江人才计划”,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以“一带一路”和“三个经济带”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共建广佛肇经济圈,全方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肇庆高新区航拍图(来自网络)
坚持扭紧“三大抓手”,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大力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狠抓园区提质增效、城市扩容提质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规模不断壮大,预计2016年全市GDP突破2000亿元。肇庆高新区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省市共建智能制造基地。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佛肇经济合作区等成为区域合作重大平台,省级产业转移园(集聚地)实现县域全覆盖。城市东拓南连取得历史性突破。
今年以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平凤拓展区建设取得突破:新增开发用地1600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得2.2亿元融资,新签4大项目引资36.7亿。王雯倩摄
肇庆新区起步区建设初具规模,完成投资超百亿元,实现“三年打基础”目标。
2016年12月,肇庆新区地下管廊项目(长利大道南端)已完成软基处理。(图:中建八局)
肇庆新区商务中心创客综合体建设基本完成。王雯倩摄
高要撤市设区,端州区加快提质升级,形成“一江两岸五区”城市发展新格局。
广佛肇城际轻轨列车进入鼎湖山站(图:鼎湖宣传部)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比上五年翻番,先后迈进“高铁时代”“城轨时代”,广佛肇高速(肇庆段)提前建成,“一条城轨、两条高铁、七条高速、一条黄金水道”纵横交汇的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构建,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广佛肇高速(肇庆段)即将通车,12月13日摄于肇庆封开段。
坚持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福祉有新增进。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按要求完成,人民生活加快向全面小康迈进。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建设成为省教育强市,现代公共文化、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国家计生政策全面落实。
9月19日,肇庆市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从此再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强力推进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和西江采砂全面治理,西江肇庆段常年保持Ⅱ类水质标准,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依法治市扎实推进,平安肇庆建设卓有成效,蝉联“长安杯”。
过去五年,市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任免等职权,制定2部地方性法规,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拓展,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工作方式,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提升,国防动员和军政军民融合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