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肇庆蓝”!肇庆启动“秋冬模式”,积极防治大气污染

西江日报 2016-12-21 09:57

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不放松

秋冬季节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为保障空气质量,肇庆市于10月即启动了“秋冬模式”,全体上下动员,多渠道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影响。这仅是我市积极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个小窗口。市委、市政府坚定的态度始终如一,强调空气质量是首要民生大事,要让蓝天白云成为肇庆永久的底色,一定要打赢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为此,肇庆举全市之力,狠抓大气污染综合治理。2015年,提出环境空气质量整治四大战役,在2016年,整治力度继续加大,将农业源整治中的严控露天焚烧列入关键环节,不断深化“工业源、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农牧源和扬尘源”五大重点领域源头治理,以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为重点,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工业源治理突出强化陶瓷等重点领域,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我市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要求针对陶瓷行业等重点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出整改路径、具体时间安排以及切实有效措施。

2013年以来,全市完成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或改燃清洁能源235台。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共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近五万辆。制定《肇庆市扬尘源污染防治规范(试行)》,推进扬尘规范的防治。强化农业源整治,今年以来共清拆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面积53万多平方米,落实30万亩水稻秸秆还田。

有效的治理建立于精确打击。我市坚持以科学为导向,邀请著名全国专家对全市环境问题问诊把脉,积极掌握污染天气形成机理和传输规律,并委托中科院等权威机构制定实施污染源综合防治方案,为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肇庆蓝”让本地群众欣慰,数字也证明肇庆空气质量逐年向好,2016年1至11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阶段均值为52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同比下降36.6%,细颗粒物(PM2.5)阶段均值为35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同比下降30.0%。2015年肇庆市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考核均被评为省优秀等次。

守护西江水净江清

西江水自西向东,滋养着珠三角的丰裕,作为上游城市,肇庆一直以“更严格”要求自我,通过系列措施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守护西江水净江清。

规划是第一道防线,我市以规划引领,严格环保准入,坚持绿色发展。一方面,我市积极谋划整个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和重污染企业,在西江上游禁止审批重污染项目,并积极开展重金属专项整治,将一批环评不达标、整改不到位的污染企业“请”出肇庆。从2008年至今,我市共关停逾840家污染企业,包括小钢铁、水泥、电镀、漂染、制革等行业;2007年以来,全市没有新审批纺织印染、电镀、制革等涉水项目,2011年后没有新引进建筑陶瓷等大气污染项目。

在积极推动实施《水污染防治计划》和《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我市还进一步编制了《肇庆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并起草《肇庆西江水质保护规划2016-2025》,拟建立西江水质保护负面清单,明确禁止类项目,在西江沿岸划定一定范围的保护区,严禁负面清单中的项目落户,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更加主动有效地保障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对羚山涌,我市按照短期、中期、长期制定了整治计划,并积极实施应急工程,目前已收到初步效果。11月,“河长制”、“涌长制”开始实施,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成为水生态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具体整治工作任务,加强问责,推动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刚刚过去的“肇庆金秋”上,我市以倡导者的身份,召集两广珠江—西江经济带15个成员城市,联合发布《肇庆宣言》,提出:在西江建立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大污染治理合作力度。设立并严守西江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根据国家部署,建立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释放西江“黄金水道”运力,确保河道交通安全,实现水量与水质并重、水资源与水环境一体化管理;加快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积极推进绿色交通、绿色航运、绿色生活等生态廊道、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加强产业配套协作,协同加强产业转移的规划引导,推动生产要素对接互补,延伸产业链条。

《肇庆宣言》为我国“全流域治污”探索新思路,对于两广地区共同保护好西江水资源,促进两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我市对于守护母亲河的深情表达。

党政同责 承诺永不变

“绿色肇庆”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利益。肇庆始终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市委、市政府表示,大力推进“生态环保肇庆”建设,为市民群众发展好“金山银山”与保护好“绿水青山”是永远不变的承诺。把“绝不以牺牲资源来换取一时的效益、绝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的繁荣、绝不以牺牲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福祉来换取一时的政绩”作为施政的优先原则,加强“大环保”工作统筹,在环保技术层面、设施层面、人才资金层面同步发力,积极主动推进环保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市领导带队进行环保督查成为全市环保工作的常态,今年3月开始,对全市各地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及排名进行公布,倒逼各地切实落实环境空气综合治理工作,每年列出环保责任清单,市环保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对照责任清单逐条梳理、逐条整改、逐条销账。制定实施《肇庆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对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严肃问责追责;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严格实行终身追责。

值得注意的是,肇庆是广东省第一个提出以环保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市结合自身转型升级的需求,通过增强环保技术和装备能力拉动投资增长,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潜在需求,一方面助推本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另一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中央环保督察给了我市更好的契机,通过立行立改和自查自纠,我市清理整顿了一大批影响环境安全的项目,回应了群众的诉求,同时肇庆也积极部署,做好环境质量和环境问题清理整顿两本台账,为下一阶段深化系统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

【记者】陈洁

编辑 林双英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