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社论|“十面霾伏”,让公众的焦灼成为治霾的鞭策

南方+ 2016-12-21 08:29

治霾需要壮士断腕,也必须强调社会共治。从这个角度出发,公众对“十面霾伏”表现出的焦灼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麻木和冷漠。就让公众的焦灼成为治霾的有力鞭策。

中国正在经历今年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霾天气过程。环保部在19日晚的通报中表示,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重污染天气在未来几天将会持续加重。卫星监测显示,此次雾霾的影响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区市,面积142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超过1/7的国土被雾霾笼罩。河北石家庄等地的一些监测点,PM 2.5指数更一度突破1000。

今秋以来的雾霾何以如此严重?各路专家们已经给出了答案。

气象因素自然是其一,气象专家称,“这一轮的雾霾之所以持续时间这么长,与静风、逆温、弱南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而相比于气象因素,环保专家则指出,尽管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人口多,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集中,进入冬季后整个区域的燃煤采暖污染物排放大幅增加,是12月出现大范围区域性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答案在意料之中。自有雾霾以来,人们就已知道,雾霾之形成,无非缘于两个因素,或气象条件所致,或人类活动使然。但对近几年来饱受雾霾困扰的国人来说,这样的答案既没有增加多少新的信息量,也无助于解开他们的困惑:近年治霾的投入不可谓不高,动作不可谓不大,为什么雾霾的侵袭却似乎日趋频繁和严重?

近日媒体追问连续多年的治霾是否出了效果、应对举措是否得力,此时此际自然需要一个理性的表态。这个表态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各种干扰治霾的因素逐一厘清,另一方面也不妨提醒人们,虽然在连续多年的治霾过程中,中央和各地都拿出了巨额资金,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这并不代表可以迅即见到显著的成效。一言以蔽之:治霾非朝夕之功,治霾取得明显成效还需要耐心。

这样的表态富有理性,也不乏相当的道理。但在“十面霾伏”、艰于呼吸的环境中,这样的理性很可能和人们的焦灼迎头相撞。迷雾中隐身的城市地标,戴着口罩跳广场舞的大妈,呼吸科急诊室挤满的患者,低着头捂着鼻子靠刷屏缓解焦虑的上班族……连续多日生活于这样的场景之中,对霾的焦灼并不难被理解。而正是在焦灼之中,12月19日、20日两天,北京、河北、天津五位公民起诉了京津冀三地政府,他们的理由是“政府未履行空气污染治理的法定职责,致使严重雾霾频发”。

两年前,时任环保部长曾经表示,雾霾天气多发频发,不仅是环境问题,“发展下去也必然是重大政治问题”,而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也指出,“雾霾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更成了复杂的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在治霾成效似乎不如预期、公众焦灼感日益上升的当下,也许是对“治霾已经成为政治问题”这个判断进行深层思考的时机了。

本轮重度雾霾中,环保部督查组在对石家庄的专项督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违法排放问题仍较突出,小企业污染问题仍有所见,面源管控不到位情况较为普遍。政令不畅,连此前的环保部约谈等行政高压方式都未能发挥想象中的作用,这当然是政治问题;过去遭遇雾霾,一些地方政府预警不足、反应滞后、信息不透明,本次重度雾霾,环保部类似批评依旧,这仍然是政治问题;产能过剩和大气污染高度相关,而在经济学家看来,一个行业国有资本集中度越高产能过剩则越严重,而中国的节能减排之所以困难重重,就因为国有资本即使在产能严重过剩盈利非常差的时候也往往难以退出。国企改革当然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不论什么问题,在美丽中国这个宏大目标面前,都应该被粉碎。治霾需要壮士断腕,也必须强调社会共治。从这个角度出发,公众对“十面霾伏”表现出的焦灼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麻木和冷漠。就让公众的焦灼成为治霾的有力鞭策。

【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让公众的焦灼成为治霾的鞭策 

欢迎转载,需经授权

编辑 方向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