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是民生工程一项重要举措。记者近日从市住建局了解到,为着力解决本土户籍低收入家庭、流动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需求,2011年-2016年间,中山投入近17亿元建设我市公租房项目,共建成19373套公租房。
据介绍,目前,中山保障性住房统一称为公租房,分政府所有公租房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租房两类。各镇区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的厂区配套宿舍成为我市公租房建设的主要力量。
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山连续五年提前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住房保障任务。其中2011年,省政府下达中山的住房保障目标任务是筹建8456套保障性住房,2011年中山开工建设保障房项目45个8609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02%。特别要说明的是,目前,中山保障性住房统一称为公租房,分政府所有公租房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租房两类。大部分流动人员的公租房住房需求由各镇区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的厂区配套宿舍来满足。
分析:截至2016年,全市通过积分制申请政府公租房共受理759宗;其中经审核符合条件获得我市住房保障资格679宗,89%的申请获得通过。在这679户中,有520户入住祈安苑,占比超过7成。
分析:2011年《中山市住房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我市住房保障门槛逐步降低,范围从户籍人口扩大到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的可以申请政府所有的公租房,其它流动人员可以申请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公租房。2013年,中山开始接受流动人员通过积分制申请政府所有的公租房,每年的申请量出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该举措进一步推进我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让更多非户籍的住房困难家庭共享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分析:2011-2016年间,中山投入近17亿元建设我市公租房项目,共建成19373套公租房。其中,“十二五”期间共投入资金15.74亿元,筹建19464套公租房,其中竣工投入使用13145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