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晒美食、美景,您还可以这样晒

广东疾控
2016-12-20 09:09
+ 订阅

身体的支柱是健康的骨骼

骨骼的健康离不开它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

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长期缺乏维生素D

骨骼会变得软软弱弱、绵绵脆脆

一不小心就来个骨质疏松或者骨折

一般情况下,宅男宅女(日光照射不足)、婴幼儿和老人,比较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

长期维生素D缺乏,可出现以下症状

儿童佝偻病

高风险人群:日照不足、喂养不当的婴儿以及出生后生长较快的早产儿,发生佝偻病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症状:佝偻病儿童长牙比较晚,会有骨骼生长障碍、骨骼不能正常钙化、变软、易弯曲、畸形等情况,并且比较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骨质软化症

高风险人群: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会造成骨质软化症,特别是妊娠和哺乳妇女以及老年人容易发生。

症状:骨质软化症的人会有肌肉乏力,脊柱、肋骨、臀部、腿部疼痛和骨骼触痛的现象,骨质会软化并且容易断裂。上述症状通常活动时加剧,严重时会出现骨质疏松以及骨折等。

骨质疏松

高风险人群:成年人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疏松,特别是45岁以上,并且有家族病史、吸烟等情况的人。

症状:骨质疏松是慢性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骨密度降低、骨骼的微观结构破坏,易脆性和骨折风险增加等。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和钙摄入量低是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

市民

我可不想变成“骨脆脆”,看来我得多多补充维生素D才行!

补得过多也不行!长期过多的摄入维生素D会让人中毒...

专家

维生素D轻度中毒症状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烦躁、呕吐、口渴、多尿、便秘或便秘与干燥交替出现。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维生素D中毒可导致死亡。

市民

天呐!少也不行,多也不可以,究竟什么量才合适呢?

针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推荐摄入量。

专家

儿童、成人、孕妇以及乳母,每天建议摄入10微克。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建议摄入15微克。

市民

10微克?我要怎么吃才够呢?

其实,人体通过膳食摄入而转化成的维生素D是非常有限的,补充维生素D,最简单、也是最经济的方法是晒太阳!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可以激发身体产生维生素D。

专家

氮素

太阳可不是想晒就晒的

这里面可有讲究呢~

不同年龄段的“日光浴”↓↓↓

婴幼儿

清晨或傍晚,每天1次,每次15-30分钟左右。婴儿皮肤娇嫩,容易被灼伤,应选阳光不强的时间晒,阳光不能直射眼睛,不能隔着玻璃晒。

少儿时期

避开正午12点-16点的阳光,少儿时期正是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生长缓慢,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在阳光下玩耍。

中青年人

上午6-10点和下午4-6点。这个年龄段的人新陈代谢能量较强,紧张的工作使得日晒时间减少,建议在上下班的路途中,多选择能让太阳照射的交通方式,如骑自行车或步行。

老年人

早上10点前和下午16点后,每天两次,每次20-30分钟,老年人接受适量的阳光,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但患有白内障的老人,最好带着墨镜晒太阳。

Ps:体弱者、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量力而行,不宜晒太久

另外,晒完太阳记得多喝水、多吃水果

补充水分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哦。

亲,今天您晒对了吗

统筹:宁可儿

撰文:晓马哥、lily

美编:晓马哥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