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工匠”惊艳国际盛会!个个都是咱大广东的“宝贝”!

工人在线
2016-12-19 18:39
+ 订阅

咱们大广东“南粤工匠”的先进事迹“亮相”2016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啦!

棒棒哒!这些“南粤工匠”可是我们“广东的宝贝”啊!

12月16日至18日,2016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我国举办的首个以“双创”为主题的国际博览会,不仅展示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创新技术和产品,还举办了高端论坛、投资贸易洽谈会、市民互动等系列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创博会设立了“大国工匠”专门展区,展示“中国制造”和国内企业、职工、劳模的发明创造与创新成果,广东省总工会从各地市一线职工中层层选拔而出的20位“南粤工匠”的先进事迹展示成为亮点。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焦开河(右二)参观广东馆。

此次创博会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指导下,由国家信息中心、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青年报社、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北京大学校友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焦开河,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贺军科,全国政协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李育才等出席开幕式。

据了解,本次创博会展会面积超过1.65万平方米,设多个展区。国内多个省(区、市)、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城市,100余家中央企业、互联网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东盟十国以及俄罗斯、法国、日本、芬兰、荷兰、以色列、土耳其等国家的企业、人员参加展会,交流创新创业经验。

创博会期间,不仅有创咖讲坛、项目路演、产品发布会、招商说明会、投资贸易沙龙、人才招聘等系列双创活动,市民们还在创博会上亲身体验了机器人、智能汽车、3D打印、VR、石墨烯等新科技、新产品。

据此次率队前往北京参展的省总工会副巡视员宋杰介绍,广东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今年,省总工会联合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寻找身边的南粤工匠”学习宣传活动,经全省各市和省级有关产业、行业推荐及有关方面审核,最终评选出了20名南粤工匠。12月15日,广东举行了南粤工匠先进事迹报告会,20位“南粤工匠”被授予荣誉证书。与此同时,省总工会将获表彰的20位南粤工匠的先进事迹制成展板,在此次创博会上展示,将“南粤工匠”精神传递到北京乃至世界,让更多的国家和人们认识“南粤工匠”,认可广东企业,相信广东品质。

点赞!

据悉,由于广东职工和企业在创博会上表现出色,全方位展现了广东优秀企业和“南粤工匠”的风采,省总工会获得了主办单位颁发的年度“双创”工作示范奖,广汽集团和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两家参展单位均获得年度职工“双创”示范奖。

广汽集团获得主办单位颁发的年度职工“双创”示范奖(单位供图)

特写南粤工匠事迹受热捧

在创博会现场,南方工报记者看到不少参会观众来到“广东省总工会大国工匠”展区参观和咨询,有观众告诉记者,比新科技新技术更厉害的就是这些工匠,他们都是“广东的宝贝”,要好好看一看学一学。还有一些身在北方的广东人,一边看着南粤工匠的故事,一边与省总工会的工作人员用粤语交流,直呼“好亲切”。

据省总工会工作人员介绍,20位“南粤工匠”个个都是身怀绝技、行业宗师,有着自己的发明创造,为单位或企业创造出了极大的价值。他们当中,有“国宝级”的84岁广绣大师许炽光;有焊接P92钢合格率达100%的邱朝领等。

创新型标杆企业抢眼

除了20位“南粤工匠”的先进事迹风采展示,省总工会还从南粤工匠所在单位中挑选出两家创新型标杆企业前来参展,他们是广汽集团和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广汽集团参展负责人何凯欣告诉记者,此次“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的宗旨很契合广汽集团的未来规划,广汽集团就是要结合未来汽车发展的“低碳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推动新能源整车的研发和智联化。何凯欣本人作为广东省劳模和全国技术先进个人,成立了“kaixin创新工作室”,已完成20余项汽车创新项目。他这样的创新工作室在广汽集团已蔚然成风,以劳模、技师、职工创新为主体成立了58家创新工作室,这已成为集团创新创业实现由“广汽制造到广汽智造”的生力军。

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就是“南粤工匠”邱朝领所在的企业。从懵懂入行到焊接能手,从为吃饭而学艺到成为行业大师爱上“焊接”,邱朝领不仅自己技艺精湛、攻克多项难题,还带出众多学徒,徒弟刘仔才斩获国际焊工比赛冠军,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因此,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是一个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在管理上崇尚手艺师德,在创新上追求永无止境的企业,曾承担了很多火电、核电、新能源的工程建设,是业界乃至国际上的创新创业能力都是位于前列。

聚焦让世界倾听“她”最美妙的声音

12月16日下午,“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展开。 本次论坛由工人日报社和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联合主办,5位演讲人从工会、企业、职工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享,他们用丰富的事例诠释了工会在职工“双创”活动中的新作为,以及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汇聚创新力量中的平台效应。“南粤工匠”陈德然作为广东省工匠代表作了《让世界倾听“她”最美妙的声音》的发言。

陈德然说,他是一名“钢琴调音师”,给钢琴调了23年音律。他这手艺是传承,他父亲做了42年钢琴,他18岁接父亲的班到广州珠江钢琴厂。钢琴仿佛就是他们家的一个成员,在他内心深处,就想做一个钢琴人。在钢琴厂的日子里,不管上班还是业余时间都是和钢琴作伴,琢磨钢琴里里外外的结构和音质等。

广州珠江钢琴集团的陈德然代表广东工匠做主题发言

如今,陈德然调过的钢琴已超过10万架,精准度可做到0-1音分,这种细如“牛毛”的差别,普通人根本听不出来,可在业内,能够做到这个级别的,屈指可数。陈德然的努力,为他带来了很多荣誉。他获得13年调音比赛的总冠军,成为钢琴制造行业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陈德然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他说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刚入行的新人,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采写 | 南方工报特派记者 杨意

摄影 | 南方工报特派记者 郗建新

编辑 | 林莉、刘晓丹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