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每年1.2万人死于癌症,临终关怀却因成本高而放弃

金羊网 2016-12-19 10:46

“广州每年约有1.2万人死于癌症,很多人想要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但无奈成本太高,只能黯然放弃。”17日,由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在该校东风东路校区举行,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7名外国专家和多名国内养老领域的学者共同围绕“全球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工作”的主题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广州每年约有1.2万人死于癌症,其中不少癌症病人有临终关怀服务需求,不过人均超6000元/月的支出费用也让不少家庭打了退堂鼓,对此专家认为广州应将临终关怀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服务需求扩增,穗养老机构设临终关怀床位

如何坦然面对死亡,这是当前中国老龄化不断加剧现实条件下不少老人正在思考的问题。在17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上,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刘静林表示,相关调查显示,到了2050年,全中国每三个人之中就有一个老龄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老龄化存在未富先老的特点,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协同探讨应对措施已势在必行”。

事实上,在老年群体不断扩增的同时,我国的癌症病人也在不断增加,其中老年人患癌症的比例也有所提高。数据显示, 广州市800万户籍居民中每年新发癌症病人2.2万人,户籍居民因癌症每年死亡约1.2万,癌症死亡占全死因的25%。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广东省的肿瘤发病率比全国整体水平高出23.5%;死亡率比全国整体水平高出7.5%。

“广东每死亡5人,就有1人死于癌症,而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最大的群体就是癌症病人。”长期研究“临终关怀”相关课题的阎安现担任广工社会工作系系主任,她告诉记者,人一生有1/3的医疗费花在最后一个月,很多人临终前身上插满了导管,接受无效治疗,缺乏对生命的自主权。“‘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通过服药、护理等形式减轻其疾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临终关怀服务需求量不断扩增,不少医院舍友临终关怀病区,有养老机构甚至临终关怀床位,有医疗团队甚至将临终关怀病床送至病人家中。

月花费超6千,专家呼吁临终关怀纳入医保

68岁的郭飞(化名)去年初查出肺癌中偏晚期,由于长期吸烟呼吸功能太弱,他只能接受放化疗和免疫辅助治疗。今年年中,熬了近一年的老郭已经瘦得只剩不到90斤,力乏声嘶,没食欲且吞咽困难,而抗癌治疗所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更让儿子郭小林(化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不知道在医院治疗还有何意义,我希望父亲能快乐地过完接下来的日子。”郭小林说,今年11月,在看到有养老机构设有临终关怀床位后,他毅然决定让父亲享受专业团队提供的临终关怀服务,然而2个月过去,每个月超6000元的自筹费用让这个本已捉襟见肘的家庭有点“吃不消”。

记者了解到,临终关怀理念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国内后发展一直相对迟缓,而像郭小林一样让父母享受临终关怀服务的病人家庭更是寥寥,究其原因,阎安指出,一是政策法规不到位,如台湾地区已经针对“临终关怀”立法,明确对无药可治的患者可以不抢救,让他们实现“我的生命我做主”;二是相关理念推广宣传不到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难以进行理念革命;三是临终关怀服务配套设施不足,专业服务人才缺乏。

如何突破“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瓶颈?阎安表示,正如大病纳入医保体系一样,她建议,临终关怀服务费用也应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社会应转变“宁要过度治疗,也不愿面对死亡”的传统观念,让临终关怀服务成为帮助老年癌症病人的“福音”;此外,应鼓励社会公益机构将临终关怀服务送至病人家中。

记者了解到,深圳是国内较早开展宁养服务的城市,该市启动的“宁养计划”是全国迄今唯一免费为晚期贫困癌症患者上门提供镇痛疗护、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等服务的医疗慈善项目,日前已为6500多位晚期癌症病人送去了临终关怀。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