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8日,白云机场就“如何优化到达区地面交通”问题问计于旅客,希望通过集思广益,努力找到在现有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白云机场方面提出三种方案,三天时间里网站共收到两万多条投票,微信平台有上百条留言。
有市民反馈:机场标识虽然挺全,但是显得有点乱。比如一齐出现一排标识就看不过来,而且有些指示过小,看不清楚,一不留神就“差点开错”了。记者在实地走访白云机场后,发现不少司机都会犯同样的迷糊:为了看清标识在车道上突然减速,发现开错后急往右转上桥,开在出租车专用车道上……
实地走访:
根据市民反馈,记者实地走访了白云机场,发现白云机场指示较全,但是略显混乱。一百米连现14块标识牌,行至岔道口处不少司机会突然选择停驻;在新开通高架桥前司机也因标识不清左拐右转,很是慌张……
现象一:一百米14块标识牌
一入白云机场,车行道上方就有8块交通标识牌,包括指示去往南出发厅、金龙国际美食城、铂尔曼大酒店、北出发厅等各个方向。记者注意到,有不少车辆会在临到8块标识牌前减速。而车行道右侧设有停车场出口处,偶有车辆由于减速停留过久,两相冲突,鸣笛声不断。如果在入口处一瞬间没有看清8块标识牌,接着短短不到百米距离会陆续出现6块标识牌。
现象二:岔道口司机多停驻
和入口后直行不同,往南出发厅2楼的社会车辆需行驶在左车道,上桥走专用的同行车道。而去南出发厅1楼的大巴、出租车,去往A、B到达区或者市区、花东镇等地的车辆则继续直行即可。
在这个岔道处,不少司机停驻在岔道前,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起步上桥。直行几十米以后,不少社会车辆左转开往南出发厅,而在其上方却是“出租车专用车道”等交通标识牌。
现象三:新开通高架桥前犯迷糊
去往B到达区的不少司机开到A8号门对出路段时又会犯迷糊了。7月12日凌晨,白云机场T2航站楼配套项目之一的南往南高架桥主桥通车。此后,凡是进入B到达区接客的社会车辆,以及从A到达区接客后离开的社会车辆均要上桥。一不小心开错道的话,私家车车主需要绕一圈才能到B到达区。
这个分岔道上共有6块交通标识牌。不少私家车开到快上桥处才猛右转上桥,而从A区离开的社会车辆也于此处并入交通主干道,但常常会出现往左转向后又急往右转上高架桥的情况。去往B到达区的私家车急往右上,而从A到达区离开的车辆往左后又往右转,短短一段路情况多发,容易拥挤。
记者注意到,“B区到达社会车辆靠右上桥”交通标识牌与另两块标识牌处于同一悬臂上,都在红色的物障区隔约20余米后,而上桥处距标识牌仍有几十米。因此若是对靠右上桥的标识牌注意得晚了,就无法及时右转或者调头上桥。
交通优化 旅客做主
三种方案 你选哪个
白云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广州市城市交通的发展和白云机场客货吞吐量的迅猛增长,白云机场各项硬件指标包括机场交通,尤其是“到达区设计上先天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且一年比一年严重。目前,日均进出港车辆约为11万辆次,日均进入A、B到达区的接客车辆约25000辆次。特别是在航班抵达高峰期,A、B到达区社会车辆接客通道内出现严重拥堵,大量车流叠加、排长龙,甚至影响到机场主干道交通。
面对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机场就A、B到达区交通优化问题从管理上拿出三种优化办法,问计于旅客。
方案一:维持社会接客通道现状不变,通过加强现场引导和管理,来疏散车辆缓解拥堵。等到T2航站楼建成启用后再作统一规划调整。
方案二:完全取消A、B到达区社会车辆接客通道,到达区保留大巴、出租车接客通道,引导旅客到停车场上客。由于城轨施工需要,预计明年中要占用到部分交通通道,并进行完全围蔽,此举只不过是提前实施而已。同时可较好地避免高峰期在有限的通道内车流拥挤堵塞、旅客上下车无序等情况,但需要接机人士和抵达旅客步行往返各大停车场。
方案三:采用缓冲区+通道“联动放行”模式。在T2建成前,投入资金改造硬件设施,高峰时段把P1、P4停车场作为到达接客车辆缓冲区使用,进行P1、P4扩容,加建P5停车场,同时优化A、B到达区社会车辆接客通道内的车辆停放,并采取缓冲区与A、B到达区联动放行的做法,快速疏导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