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从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该保护区加大了对候鸟迁徙的监测调查频率,时刻关注着候鸟迁徙情况。调查数据显示,除了常见鸥鹭类、鸻鹬类水鸟外,今年还同时记录到勺嘴鹬、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多种全球濒危鸟类齐聚保护区。沿海滩涂,鸥鹭翔集,鸻鹬齐飞,场面壮观。
现象
“极危萌物”勺嘴鹬
2016年10月前,勺嘴鹬的国际种群估计仅为200—400只。今年1月份进行的全球勺嘴鹬同步调查中,在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发现了43只勺嘴鹬,几乎占全球数量的十分之一,是中国最多的一次勺嘴鹬越冬记录。
2016年12月上旬,该保护区再次记录到11只勺嘴鹬,其中5只佩戴清晰编号旗标,在国际上引起不小轰动。这些重约30克的鸟儿从俄罗斯远东出生地,历经6800公里艰辛路程抵达雷州湾地区越冬。期间,它们的停歇地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黄海海岸。
数量稀缺的勺嘴鹬还是惹人喜爱的“小萌物”。这种比大熊猫还珍稀的明星鸟身形较小,憨态可掬,行走时常低着头,时不时发出尖细的鸣叫。最独特之处便是汤匙形状的嘴儿,前进或觅食的时候喜欢将嘴伸入水中或泥里,边走边用嘴左右来回扫动,甚是惹人喜爱。
“黑面天使”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珍稀物种,目前仅存3000余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今年11月,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3只黑脸琵鹭做客雷州湾,湛江爱鸟会则在该地记录到9只,刷新了黑脸琵鹭在湛江的记录。
黑脸琵鹭体态优美,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故而得名;它们喜欢群居,更多的时候是与大白鹭、白鹭、白琵鹭等涉禽混杂在一起。性情安静,常悠闲地在海边潮间地带、红树林以及咸淡水交汇的基围及滩涂上觅食。有趣的是,觅食时它们通常用长喙插进水中,半张着嘴,在浅水中一边涉水前进一边左右晃动头部,屁股也跟着左右摇摆。飞行时颈部和腿部伸直,有节奏而缓慢地拍打着翅膀,姿态十分优美。
措施
稀有鸥禽黑嘴鸥
黑嘴鸥是国际特别保护鸟种,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编写的《濒危物种动物红皮书》中,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稀有的鸥禽。在12月5日的水鸟调查中,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雷州湾记录到2只黑嘴鸥。在近几年的监测调查中,皆有记录到黑嘴鸥在湛江越冬。
营造良好越冬环境
据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监测水鸟数量11653只,30种;2014年,保护区内监测水鸟数量12011只,43种;2015年,保护区内监测水鸟数量28862只,61种。濒危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尤其是多种全球濒危珍稀水禽的回归,表明湛江红树林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湛江滨海湿地生态环境良好。
2016年,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湛江爱鸟会牵手合作,对雷州附城红树林保护小区、九龙山红树林保护小区进行了每月一次的调查;未来,保护区将增加濒危物种调查,对黑嘴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全球濒危物种进行专项调查。同时,保护区与国际组织机构开展湿地项目合作,加强红树林湿地和候鸟栖息地保护,为候鸟营造良好的越冬环境。
除此之外,近年来该保护区还积极参加“双百日”行动、“利剑行动”、“蓝天行动”等全市统一开展的保护林地、保护候鸟专项行动,出重拳打击各种破坏红树林湿地、滥捕滥杀候鸟等违法行为,为候鸟在湛江越冬保驾护航。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