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华社同天高度关注佛山!因为......

佛山发布
2016-12-16 20:20
+ 订阅

12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及新华社同时推出了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报道,其中,佛山企业的优秀表现十分抢眼,可谓亮点多多。

人民日报11月15日头版报道

供给侧发力 制造业升级“广东造”喝上头啖汤

做传统家电的美的集团,一口气拿出两年多的收入收购德国库卡,借力先进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来改善生产、优化品质;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独领风骚的大疆公司,近日发布了最新的小型无人机产品,继续刷新无人机的科技高度……美的和大疆,都为了同样的求索——“让世界更爱广东造”。只不过,这种广东造已不再满足于“广东制造”“广东加工”,而是升级为“广东智造”“广东创造”。

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民群众新兴消费、中高端消费的追求日益凸显。已经享誉全球二三十年的“广货”,将以何种姿态呼应这种需求?

今年2月29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以及5份行动计划。5个月后的中共广东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话掷地有声:“‘十三五’时期,广东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从需求侧抓经济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从供给侧入手抓经济的着力点很多。”经济工作重心转向供给侧的广东,培育新结构,强化新动能,质量和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价值引领。

在东莞,不少传统制造企业外迁了、关张了,但升级成功、涅槃重生的更多。截至2016年9月,东莞已有1485个项目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行动。这些项目完成后,平均将提高劳动生产率1.7倍,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1.1%。

科技创新拓展广东先进制造的“蓝海”。除大疆无人机之外,深圳在4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3D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均已处于世界前沿。其中,引入高校院所,牵手本地产业、市场、资本优势而形成的新型科研机构,在深圳已有115家。

以创新驱动提升供给能力,以质量引领扩大有效供给,这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闯关,广东又一次喝上“头啖汤”,抢占先机、走在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增长7.3%;“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重点行业产能调控任务,预计年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万家,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8%,接近创新型国家水平。

新华社12月15日报道

在“双向挤压”中抢占制高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广东突围”

制造业,一国经济之基石。

面对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争相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双向挤压”,广东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一主业,苦练内功,毅然持续“向上突围”。

从机器换人崛起珠三角,到布局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再到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价值链,“广东号”这艘制造业大船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在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版图重塑中抢占制高点,展现“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新图景。

机器换人换出“全要素升级”

机器人成为佛山工人们的好帮手,人机协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万人大厂甚至数十万人的“城市工厂”,一度是制造重镇的招牌,随着自动化、智能化工厂的推进,新一代产业工人有了“新工厂生活”。

一年前,“95后”余晓洁在佛山迪赛纳科技公司开始与机器人做同事,操控着机器手臂进行抓取、传送等一个个原先由人力承担的工序。

这家设计生产焊接自动化设备、机器人集成设备的企业,高峰时期拥有3000名工人,如今只剩下500人,未来还将减少到300人。公司总经理胡亚军说,如果说过去是机械工厂、人力工厂,新工厂则是智能工厂、自动工厂,人减少到过去的十分之一,产值却翻番。

传统工厂到新工厂的嬗变离不开技术改造的支撑。在制造业大市佛山,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技改投资超过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广东省经信委负责人说,事后奖补的技改政策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工业技改投资大幅增长,实现了存量的优化升级。

高技能人才随机器换人聚集,广东各大中高职院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通过引进企业师资、设立基地等方式,将相关技能人才源源不断输向企业。

机器换人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的升级,成为制造向智造转变的“引火点”。数据显示,广东机器换人自2014年启动以来,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1.7倍,产品合格率平均从92%提升到97.2%。

构建制造业“长价值链”

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汇聚了全球的高新科技与工业变革新趋势。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广东制造业正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

广州禾信仪器是一家专门生产质谱分析仪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每年销售额在1亿元左右。去年底企业开始从单一的产品生产商向环境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目前已为30多家工业园区提供了大气污染解决方案。

“以前是卖产品送服务,现在是卖服务送产品。用户不需要一次性买下设备,可以租用设备并接受我们的整体服务方案。”公司总经理助理蒋米仁说,今年以来服务业占企业整体营业收入比重跃升至30%。

在广东,制造业正呈现清晰的服务化趋向,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从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

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是广东服务型制造的典型表现。在经历市场煎熬与创新洗礼后,佛山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脱胎换骨”,成功从低端制造“转行”成智能裁缝机器人设备供应商。“18秒,一块标准布料输送出来。3个小时后,一条牛仔裤‘组装’完毕。”公司总裁樊友斌说,“现在卖一台智能裁剪机器人的利润,相当于以前帮人代工几万件衣服。”

顺德工业设计城有2500多名设计师,他们去年直接拉动当地工业产值550亿元。作为新兴产业,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目前已超45万家。过去10年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翻了近两番,从2005年的5500多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95万亿元。广东省政府参事陈鸿宇说,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凸显了对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

“广东制造业服务化绝非空心化,而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其核心还是产品和制造模式。”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说,服务型制造实现了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高价值链的延伸,释放出对广东制造业的巨大“拽引”作用。

摘“明珠”寻求全球制造版图新坐标

第二届珠西装洽会展示佛山装备制造实力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工业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安德里茨有限公司是一家装备制造商,去年在佛山新上了造纸大型设备钢制扬克缸项目,投资超过亿元,该项目事后获得政府400多万元奖补。佛山市发改局副局长周和平说,工作母机类先进装备制造业是佛山招商引资的“一号工程”,2015年至今新引进项目53个,总投资额超240亿元。

这是广东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一个掠影。2014年8月,工信部和广东共同启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珠江西岸已初步建成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两年来新增产值近1200亿元。

经过30多年的市场磨练,一批广东制造业企业具备了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布局新产业链坐标的能力。

在硅谷的美乐迪半导体公司实验室内,美国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博士正在指导一位印度裔员工检测FPGA芯片。这家公司的“新主人”是来自佛山的高云半导体,两年前,高云收购了这家美国公司,其生产的芯片可用在机器人、传感器等设备上。

美的收购库卡、东方精工收购3家意大利智能装备企业……跨国并购不再是简单的收购同类工厂和品牌。从美国、德国到意大利、日本,先进制造成为新一轮广东企业跨国并购投资的目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人才回流,在许多领域广东制造与世界前沿已然同步。石墨烯电池、航空航天……随着创新创业大潮,一批批海外技术团队选择广东进行产业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行业“新星”不断。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带动下,广东一批企业正在摘取‘明珠’,一改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版图的坐标。”向晓梅说。

(佛山发布编辑部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