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头坪村有个南汉尚书、风流才子!

连州发布(清远)
2016-12-16 16:14
+ 订阅

近日,东陂镇塘头坪村

举行“省级古村落”揭牌仪式

这个曾诞生南汉尚书黄损的古村

再度引起广泛关注

塘头坪村有上千年的历史,该村黄姓村民为五代南汉朝诗人黄损之后,黄损官至尚书左仆射、为一品大员。可以说,塘头坪村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自五代至民国,千年以来,塘头坪村留下各个朝代遗迹无数。道光年间,康有为祖父康赞修官任连州顺导时,曾夜宿东陂街,还为塘头坪村的千年古井“龙泉井”留下一方碑刻《龙泉井序》,该石刻记载着康赞修与孙子康有为的故事。

古建筑“桂香里”及“黄尚书祠” 是塘头坪村的标志性建筑物。桂香里座东北朝西南,青砖青石脚,为典型的粤北村居门楼的二层楼建筑格局,门楼前有鹅卵石铺成的梯形地坪,门楣的青石匾镌刻着秀气的“桂香里”三字,落款为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建,是村民栖息闲聊的公众场所。

黄尚书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黄姓村民纪念先祖黄损的宗祠,曾名“桂香书院”。慎终追远是乡间宗祠的功能之一,神翕两旁的对联“桂香世泽高良支派启千秋,仆射家声汉史英名传万代”,明确地表述了塘头坪黄氏为黄损后裔中的分支之一。

当前,塘头坪村有黄姓村民1500余人,保存较完好的、有百年以上的古屋100余间。近两年,在连州市委、市政府及东陂镇党委的努力下,塘头坪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

黄损生平

黄损(生卒年不详),字益之,连州人,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登进士,后仕南汉,累官至尚书左仆射。有诗名,著有《桂香集》传世,今存诗四首。

《苏轼集》卷之“志林五十五条·异事”则透露,黄损“累官至南汉尚书左仆射,未老退归,一日忽遁去,莫知其存亡。”32年后,又忽然现身家中,留下一首“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消磨。唯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便飘然而去。以致后人不知其所终。

遗址探究

古树古井古宗祠

黄损在永州淡塘归隐后,其4个孙子回到粤北,其中1人在连南三江,2人在连州西岸,1人在连州东陂塘头坪,如今已繁衍3000多人。4个后裔分支中,又以塘头坪为众,至今该村还保存着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黄尚书祠”。

塘头坪位于东陂镇西去500米之遥,村前良田沃土,村后三面环山如巨龙环绕,因此古时这里曾称为“龙城坊”。进入村口,一棵古榕树遮日蔽天,67岁的村民老黄介绍,这古榕树已有600多年树龄了,树荫底下是村民聚会憩息的好所在。

“黄尚书祠”位于村子中间,宽大的大门旁立着一对石鼓,古色古香。大门有对联曰:尚德贻世代,书香振家声。“黄尚书祠”是村中最气派的建筑,为三进三厅结构古建筑,两旁有回廊和厢房相连。“黄尚书祠”建于清乾隆年间,保存较好。

在“黄尚书祠”左侧50米处,有一古井名曰“龙泉”,井水一年四季盈盈。古井上方竖有石碑,碑文记载这口古井已有500多年历史,初掘时因泉水涌出处有石头酷似乌龟,故最初称为“金龟井”;清朝同治年间,康有为祖父康赞在连州任训导,曾在西溪(东陂)设帐讲学,每到暑天夜晚,康老先生一定要饮此泉水才能解暑入睡。

“据说龙泉井之名,便是康老先生所赐。” 老黄说。

村里里的门楼曰“桂香里”,飞檐高翘,厚实而庄重。称为“桂香里”,是否因黄损著有《桂香集》传世?老黄点头称是,同时还是为纪念黄氏祖籍而命名。他拿出族谱介绍,“黄氏第一百三十九世祖仰韩公即黄损,字益之,生于唐末,由福建桂香落难到连州。”。

“因为祖上功名,本村是方圆百里有名的文化乡,” 他说,早在明代村里就设“桂香书院”,鼓励族人发奋读书,上世纪50年代起就有留美学子,重文兴教在村里蔚然成风。

图文:姚水波 龚丽萍

编辑:林伟杰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