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辉。 南方日报记者 黄珊 摄
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过去5年,我们主动对标深圳教育,顺利完成了惠州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未来5年,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将按照市党代会的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12月13日,惠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可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为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9年公办中心幼儿园遍布各乡镇
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资源短缺是惠州学前教育发展的短板。“要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必须补齐短板,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陈可辉表示,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被提上日程,将推进规范化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力争2019年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同时,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移交给政府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比例;推进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工作,2019年全市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学前教育保教水平。
加大民办学校扶持力度
“考虑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等因素,解决大班额的问题迫在眉睫。”陈可辉表示,惠州市拟出台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的专项规划,从2017年秋季开始,一年级和七年级班额原则上要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规定班额的要求,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小学45人以上、初中50人以上大班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30%以上的学校,小学不超过50人,初中不超过55人);在保证零增量的基础上,逐步消除现有大班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