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慢病形势严峻怎么破?

南方+ 记者 2016-12-15 18:49

我国有2.6亿慢病患者,且这一人数仍在快速攀升。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若不及时有效控制,

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县域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前沿防线”,在慢病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记者日前在广州召开的“慢时代·快行动”默沙东县域医院院长论坛上获悉:为提高县域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慢病服务能力和学术水平,针对糖尿病、心血管、泌尿以及呼吸等慢性疾病领域,默沙东中国联合国内知名专家,通过定期会议、查房指导、规范培训、门诊示教、病例讨论等,在过去一年来,已培训教育了3557名医务工作者,覆盖6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7年,项目将继续深入展开,预计覆盖150家县级医院,1500家基层医疗机构。项目通过全方位培训基层医师从而提高整个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让更多的基层慢病患者获益。


慢性病致死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

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显示,近10年来中国慢性病综合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常见的慢性病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教授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变革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龄化社会进展比较快,还有城镇化进程也比较快,所以慢性病总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以心血管病为代表,我国心血管病现患者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这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里的数据。并且,所有慢性病尤其是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患病率还在增加。

推动慢性病防治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中之重。县域医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是连接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纽带,而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流程还不够完善,使得规范诊疗受到影响。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教授

“尽管近年来基层医院的就医环境、接待能力等方面正在逐步改善,常规检查设备基本完备,但患者就诊量有待改善。同时,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基层医生在慢病治疗理念上较落后,对最新学术进展不甚了解,亟需培训和提升。”王文教授表示,“高效利用县域医疗资源,增强基层慢病管理工作是当前慢病防控的重中之重,也是切实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上下联动 县域医院大有可为

分级诊疗改革是目前中国医改的重中之重。《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要全面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将逐步形成。县级医院将承担更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等服务。

伴随国家分级诊疗的推进,县域医院的发展也迎来了大好机遇。河北省平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赵亚平表示:“国家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县级医院的投入。县级医院定位明确,未来,县级医院将具备更合格、完善的医疗服务能力,培训、指导乡镇医院。在县级医院不断做大做强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截流至县级医院,其中大部分都是慢病患者群体。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慢病患者来说,他们能够就近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而对于县级医院来说,医院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焕发新的生命力。

                       河北省平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赵亚平

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友方介绍,医改的这个目标——“大病不出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这个环境除了人、财、物配置基层还不到位以外,如果90%大病留在县级医院看,承受不起,医疗人员也不够。老百姓也不会,大家都愿意往城里走,往三级医院走。现在乡镇报销比例,乡镇卫生站是90%,他不差钱,所以就往上走,用这个杠杆来约束他是没有约束力的,县级医院的基础、人才建设还是要跟上。“我们医院已搭建起县级慢性病防治网络,设专职人员负责慢性病管理工作,对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等……这些举措完善了基层慢病管理体系,筑实了网底。”

                    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友方

规范诊疗 惠及基层慢病患者

 本次的“默沙东县域医院院长论坛”开启了“基层医疗管理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序幕。

“专家有责任将前沿的技术和医疗知识传递给基层医生,让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最佳效能,从而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全科基层医师,满足基层的医疗服务需求。”王文教授强调,“县级医院也要加强对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队伍的传、帮、带,强基层,补短板,兜底限,将慢病防控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进一步提高,基本达到大病不出县,真正让基层慢病患者获益。”


编辑 欧旭江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