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霾下的河北沧州:环保部派组督查,企业放狗跟随

南方+ 记者 2016-12-15 08:52

河北省沧州市安庄村内某无名铸造企业使用冲天炉炼铁。

“在这里工作肯定影响寿命”。督查人员走出伸手不见五指的车间,咳嗽不断。

12月12日10:30,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工人们正捋起袖子铲着炉灶中的炭火,汗水混合着煤灰,顺着油亮的额头不断落下。厂房内侧的树脂砂破碎车间中,几个影子在砂尘中飘来飘去。

机器在轰鸣、黑烟在盘旋、雾霾中煤味裹挟着厚重的煤味,工人们赶着年关忙得热火朝天。但这数十家工厂,本该“沉睡”着。

工厂外,沧州天空被浑浊的雾霾遮盖。这一天,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后十名中,京津冀占了九席。


明察暗访

5天跑了1200公里

“有车在跟着我们。”从督查车后窗望去,一辆冀J打头的银灰色轿车悄然尾随。

督查车上有3名工作人员,是环保部派往河北省衡水、沧州市,负责进行重污染天气应急专项督查的小组。南都记者受邀全程跟随并记录此次督查情况。

12月11日11:28,督查车刚从沧州市献县郝村的村道离开,摇摇晃晃开到了106国道。一辆沧州车牌的银灰色车随即跟上,一路尾随,直到督查车离开献县县域。

被车跟踪,在此次督查中,并不止一次。

通常,环保督查有两种手段,一是明察,即提前告知当地政府何时会来督查,当地政府会派车跟随,陪同督查;二是暗查,督查人员暗中来到指定地点,进行突击检查。

在实际工作中,基本配置为三人:2名工作人员,1名司机。在城区和乡村无指定路线地转着,同时也会提前根据举报信等提前掌握当地违规情况,按点突击检查。当预测会出现重污染天气时,便会组织人员督查污染严重区域。

12月8日,河北省大气办下发通知,预计12月10日至12日将出现一次重污染过程,要求沧州等10个城市于12月9日12时启动II级应急响应。环保部随即派工作人员赴冀督查。

12月9日- 13日五天时间,南都记者跟随的这一督查组共行驶1200余公里,对河北省衡水市、沧州市进行了一次扫底督查。


招数频出

“躲猫猫”放狗拒检查

11月7日,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大气办”)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调度1号令》,明确在铸造行业中,对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铸造企业准入公告的企业,于2017年1月1日至2月28日错峰停产,其他企业于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错峰停产。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路边的环保标语。

也就是说,铸造企业除设施规范、较大规模的,其余一律停产。

但在实际督查中,督查组发现,河北省沧州市停限产措施形同虚设。自II级应急响应启动至今,沧州市限产名单的大部分企业生产负荷、用电量没有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无明显变化,要求的20%停限产措施形同虚设。

沧州这些非法开工的企业都有自己的躲避策略,“躲猫猫”、“打游击”是他们最擅长的手段。装没人、不开门、称老板不在,这些“躲猫猫”式阻挠执法的情况在沧州市并不少见,多家工厂厂名甚至被人为遮盖或是抠除。

在北X X玛钢铸造有限公司(厂名被抠除),督查人员遭遇闭门羹。在门外能看到厂内黑烟滚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但并无一人回应督查人员的检查要求。在献县另外的一些工厂,督查人员向值班人员出示工作证件,依旧未被准许进入,值班人员称“老板不在。”

在厚德建材马庆军铸造厂内,炉窑的两根烟囱中正在排放大量黑烟。环保督查人员虽得以进入,但全程有至少三只狗跟随执法车辆。当半小时后再次来到这家铸造厂,发现厂门紧闭,机器声也停止了。

“越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天气,越是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我们越要下来督查”,掉入坑洞、车祸、狗伤人等,督查人员的工作也充满危险。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沧州市献县,路旁经常可以看到“开发与环保同步”、“自觉遵守环保法”这样类似的标语。但沧州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严是不争的事实。

11月17日,河北省大气办再次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调度2号令》,指出沧州市截至11月15日,PM 2.5平均浓度为59μg/m 2,较2015年同期下降4.8%,与年度指标任务要求的5%有一定差距,有进入全国74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十的可能性。

献县政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献县只有31家铸造厂,其中有证的为11家。但在实际上的督查中,铸造类大大小小的企业近百家,近半数在工作中。


砂尘遮眼

工人车间只见黑影

厂房内侧的墙上凿出了一个“洞”,洞内烟雾缭绕,像极老版西游记中的天宫仙境。但这些烟,是深灰色的,偶尔能看见有黑影“飘来飘去”。如果站在屋中,向前伸直胳膊,记者看不见自己的手。

这个“洞”是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欧科悦机械有限公司用来破碎树脂砂的车间。左侧有一个风扇,家用大小,黑色,也不知道是风扇原本的色彩还是砂尘的杰作。右侧墙上,凿出了一个更小的洞,里面有一台机器,工人说是用来破碎树脂砂的。其余地方,散布着高高低低黑色的砂堆。工人站在其中,只能看到影影绰绰的黑色。

“有通风设施吗?”“风扇在运作吗?”“有窗吗?”

工人支支吾吾,无法回答。

机器运作产生的砂尘在屋中盘旋、漂浮,屋子里没有风,这些砂尘就跟着工人的行走上下起伏,白色的口罩泛着浓重的灰色。

“在这里工作肯定影响寿命。”环保部督查人员走出屋子,在咳嗽声中总结道。

而厂房外,房顶上的烟囱,不断吐出的灰烟让人不寒而栗。

此时的沧州市,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在环保部公布的74个城市中,名列倒数第八。

在督查中,数十家企业的烟囱均有黑烟冒出。不仅铸造类企业停限产形同虚设,沧州三小企业污染也成为典型。


“小枣之乡”输出的黑色烟气

沧州市被称为“金丝小枣之乡”,是全国最大的金丝小枣产地。沧州环保局局长介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新疆枣中转基地,新疆枣会被运往这里进行清洗、包装,部分大企业还会对枣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

枣的清洗包装几乎没有技术难度,总共三步:清洗、烘干、包装,几乎是全人工操作。

在督查中,沧州市沧县百余家红枣加工企业,大多数开工生产,且没有环保设施或环保设施简陋,锅炉烟气难以达标排放。

如沧州凯圣枣业公司燃煤锅炉烟气,仅通过简单的水浴除尘后排放,两间烘干室烘干炉燃煤烟气直接排放,目测烟气呈黑色;凯圣枣业旁边某家枣加工企业烘干室烘干炉燃煤烟气直接排放,目测烟气呈黑色;沧州欧亚匡食品公司燃煤锅炉的循环水并未经过脱硫处理便被直接排放。

而焚烧树叶、沙土裸露在外的情况更是不足为奇。据环保部通报显示,307国道旁寨子村附近、106国道商林四村、北二十里铺村、君子钻头厂斜对面、南三十里铺村等地发现近十处焚烧树叶或生活垃圾的现象;G45高速任丘南出口以北1公里处焚烧垃圾产生大量浓烟。

据悉,当地政府已注意到这一问题。12月12日,沧州市沧县人民政府发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汇报,要求被查企业立即停产,整改完成前不得开工工作;同时,将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强制断电;力争到2017年年初枣加工企业全部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见习记者】卜羽勤

【记者】程思炜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 葛政涵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