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吗?这些“全国第一”都是广州荣誉市民创造的!
从1986年到2016年,广州授予荣誉市民制度走过整整30个年头,共437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外国友好人士获得“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回望这过去的30年,他们给广州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座桥或者一座大厦,更是为广州带来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理念,开创了一项又一项的全国第一,成为广东、广州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先行一步的重要参与者。
香港知名实业家、广州市荣誉市民霍英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他,包括他的太太霍冯坚妮、长子霍震霆、次子霍震寰、三子霍震宇、孙子霍启山,霍家祖孙三代均为广州荣誉市民。日前,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州荣誉市民霍震霆。霍震霆表示,对于霍家三代人均有获授广州荣誉市民称号,他感到非常荣幸,并希望后代也能继承回乡建设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为广州作贡献。
谈荣誉市民
率先成为回乡建设的先行者
南方日报:今年是广州授予荣誉市民工作30周年。霍家一家三代人都获得了该荣誉称号。这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霍震霆:成为广州荣誉市民,是所有爱乡港澳台同胞和全球华人的荣幸。这一荣誉,亦是对他们参与广州发展建设的肯定。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有近6000万人,祖籍广东的有3000多万人,而祖籍广州的也有300万至400万人。对于我们这批拥有拳拳爱国爱乡心的炎黄子孙来说,寻祖问根、建设家乡是我们的夙愿志业,我们不求回报,只因身上流着的中华血,以及心中的中华情。
颁授广州荣誉市民是开全国先河的举动,至今已经度过光辉的30年,这期间见证了广州的跨越性腾飞。早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家族就已经率先突破当时的粤港隔阂,成为回乡建设的先行者,积极引入资金、技术、人才、制度、经验和经营管理。直到今天,我们仍将有关工作视为不懈的责任和家族传承的志业。非常高兴,我们已经有三代人获此殊荣,更希望这项优良传统,可以延续下去,延伸到第四代、第五代,甚至更长远,代代相传为广州作出建设性的贡献。
谈广州变化
过去30年广州很多方面起了“带头作用”
南方日报:广州授予荣誉市民工作已经30年了。作为荣誉市民,您能否谈谈自己所经历的广州变化?
霍震霆:说到广州这30年的巨变,我真的有很大感触。我第一次到广州是陪父亲来参加广交会,那时候广交会还是在海珠广场附近举办,我们就住在爱群大厦,早上5时多就有人叫醒。那时候,很多地方没有电灯,黑乎乎的。我们在广州吃沙河粉,也是集齐了同事们的粮票才能买到。过去这30年,广州不仅仅在经济方面,在很多方面,在全国也是起了带头作用的。
广州是改革开放先行地,我们很幸运有机会参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刚开始,广州就是要建设一条天桥都会有很多争议,因为没有先例。那谁来饮“头啖汤”?我们刚好是从香港来的,政府也希望我们能够有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不仅广交会的客商多了,外事活动也多,当时来广州旅游的人也多了。我父亲就考虑到广州的接待能力也要跟上,当时就建设了白天鹅宾馆。这座宾馆,是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建造、自行管理的现代大型合资酒店,也是国内第一家向群众开放的高级宾馆,开业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这在国际酒店业中都是个奇迹。
当时,广州的交通还很不方便,过珠江还得坐渡船,洛溪桥就是为了方便番禺与广州市区之间的交通而建设的,我父亲当年也为该桥建设捐了钱。当时洛溪桥也是国内第一座按照“贷款建桥、过桥收费、还本付息”理念建设的桥梁。
不管是酒店的建设还是桥的建设,当时每件事都有很大突破。从当年的一个酒店、一座桥到今天,现在广州的变化已经非常大了,那些开发建设的理念也从广州走向全省、全国。
谈城市建设
应注意城市平衡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南方日报:霍英东集团一直积极参与广州建设发展工作。对于广州当前正在打造的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霍英东集团有哪些相应发展布局?
霍震霆:在改革开放前期,广东及广州作为探索试验田,首要任务有两个,第一是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第二是制度技术的软建设。我们当时依循这个思路回乡建设,曾经顶着一些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改革开放和广州建设,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示范。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广州定位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这既是任务,也是机遇,我们将会因应政府的政策指导,再根据集团的发展部署,作出适当的布局。这绝不会单纯考虑利益回报,更会因应广州的三大战略枢纽而作出通盘规划。适当布置、适时调整,与时俱进。
南方日报:那么,对于城市建设,您有什么的思考?
霍震霆: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很怕到国内,当时觉得国内配套不好。不过今天不一样了,国内城市建设非常快。国外的城市可能要几百年建好,国内的城市可能几年或者几十年就建好了。但是,我觉得好的城市,应该注意平衡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我到欧洲看到,他们的城市、小镇,保留了很多历史建筑。国内的城市则出现了拆掉旧城的现象。其实,我们旧城改建也要懂得保护历史文化。
从国外回到广州,我觉得很有亲切感。岭南建筑很有特色,有很多中外结合的地方,我们不必照搬照抄外国的东西。英国建筑师来广州,也说岭南建筑很有特色。其实,不仅是岭南建筑,岭南文化也有这样的特点,是兼收并蓄的,既有中国特点,也吸收了很多外国元素。
我们到国外去,看到国外很多很漂亮的古董,就是来自广州。在哥德堡,我们看到这座城市很多对外的历史,比如哥德堡号就曾经来过广州。
其实,广州“十三行”也有着我们对外的历史。因此,我特别看重“十三行”,这些历史文化都应该保护好、传承好并传播好。
谈南沙
创造好环境吸引港澳年轻人来创业
南方日报:霍英东集团是南沙开发建设的倡导者和重要参与者。当前,南沙拥有国家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等战略机遇,并确定为广州城市副中心。对于南沙的开发建设,您有哪些新的思考?
霍震霆:30年前,南沙还是一片荒芜。因为分布着48个废弃石场,被人称为“破碎山河”。当时我们看中南沙拥有天然海港的优势,参与南沙开发。到了南沙,我们先建了7公里海岸护堤,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填海工程,并配套了海关,为港澳与南沙的交通提供便利。
南沙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逐步成为国家新区、自贸试验片区,最近还成为了广州城市副中心,城市发展一日千里,变化也是巨大的。
可是,我觉得城市不仅仅是高楼大厦,还要有好的理念。
30年前,环保理念还没有今天这么受关注。不过,我们当时就开始强调低碳、环保了,我们在南沙种了25万棵树,现在这里最好的荔枝树,就是那时种下来的。南沙今天发展仍然要有好的环保、低碳的理念。
年轻人对房价比较敏感。现在大城市房价普遍较高,但是南沙房价并不贵,还是滨海城市,很有活力。我们在南沙不是简单卖房子,将会增添更多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让年轻人互动起来,比如办国际花展,用好的创意吸引港澳以及内地年轻人、艺术家来发展,引进更多企业,让更多人来创业。
南方日报:作为来自香港的广州荣誉市民,您是广州与香港之间的联系纽带之一。对于穗港澳台之间的合作,您有什么建议?
霍震霆:未来的广州将强化与香港、澳门的深度合作,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亦将合力建成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这需要穗港澳的合作、互信和互动。因此,首要的任务,就是将穗港澳台放在同一的起步点,并要预先制订协助互动的规划。
谈体育
未来亚奥理事会东亚分会或落户广州
南方日报:您刚刚说到,一座城市不仅要有高楼大厦,也要注重文化体育的发展。那么,对于广州的体育建设,您有哪些建议?
霍震霆:体育对城市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亚运会,都曾经发挥过这样的作用。无论是巴塞罗那、伦敦还是北京,奥运会都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广州体育基础很好,曾经办过亚运会,城市面貌也发生很大变化,未来亚奥理事会东亚分会也可能落户广州。
目前足球在国内很受关注,广州的足球也发展得很好。不过,我觉得,足球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一方面我们要引进球员来带动我们球员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长远发展,自己培养球员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