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元就能查到你的开房信息,公安部回应调查!

南方农村报 2016-12-13 21:58

昨日,南都的报道中披露,记者只用700元就买到了同事的众多信息,包括开房记录、乘坐航班,甚至网吧上网记录等。南都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网上可供交易的个人信息并不限这些,行车记录、房产信息都可以查询,甚至查询很多信息只需要一个车牌号。

个人全部航班记录均查到

南都记者接触的个人数据卖家中,如要查询个人信息,一般要求记者提供当事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也有人只需要提供车牌号,就能查到车主的全套个人信息。

记者以“查外遇”为由,给某湖北商家提供了一个江苏车牌号。在2个小时内,根据这个车牌号,该商家就查到了该车辆的各种信息,包括车型、发动机号、车主、联系电话等,收费300元。南都记者核实发现,所有信息都是正确的。而根据这个车主信息,该商家又可以查到他的户籍信息、差旅信息、开房信息等,收费都在500元左右。

根据记者提供的姓名和身份证号,该商家又在半天之内查到了当事人的“超级资料”,包含户籍、航班、开房信息、身高、所在学校等,所有信息核实无误,花费600元。其中航班信息包括了身份证号、班次、登机牌号、座位号等,最远可追溯到2011年。记者向当事人核实,得知2011年是其第一次乘坐飞机。

而据央广昨日报道,行车记录也是个人信息非法交易的一部分。卖家称,“有好几种方式,如查行车轨迹,跟车管所那边有联系,可以让他们在系统里调,看他从哪边走的。”

根据提供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南都记者花600元买来的一套个人信息。上图为其中航班信息。

自称有6千万银行账户数据

南都记者以“个人数据”为关键词在某电商平台进行搜索,找到两家出售个人隐私数据的店铺,价格都是1000元,且都没有成交记录,开店时间也较短。

某商铺店主“××× 之城”表示,他做的是新加坡境内个人或企业的背景调查,对中国公民的个人隐私数据查询,无法提供服务。不过,他也透露,“好多人咨询,都是要查国内的”。

另一商铺的店主“懒人××工厂”则表示,他手头有从银行内部整理出来的300万条记录,因此只能查询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南都记者经同事授权后,提供了其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供其查询,其查询后称他的本地缓存中没有找到相应的信息,其懊悔地表示“以前我本来有6000万条数据的,数据被我搞丢了,那个样本库要大些”。

个人信息被合成为查询软件

南都记者还调查发现,被泄露的个人信息,甚至已被整合成了查询软件。

网上一款名为“急速业主名录”的软件显示,用户可轻松从中检索到各地的房屋业主信息,包括姓名、电话、房屋地址等。

南都记者随机联系了几名业主,发现信息准确无误。这几名业主表示,他们都曾在租房平台发布招租信息,怀疑可能是软件商从租房平台上摘录了他们的信息。

就此,南都记者随机采访了某位业主,“这些信息都已经被我公开在租房平台上了,只不过被人重新收集起来了。”该业主称,其经营有一家公司,常在网上发布各类信息,因此也收到各种骚扰电话,包括发票、房产、商业推广等,最多每天能接到30个电话。

南都记者发现,该软件商还同时经营有一款名为“急速车主名录”的软件,同样可查询到全国各地车主姓名、电话、车型、价格、行使里程等。记者是免费用户,只能查询到各个城市的20条业主、车主信息。如要查询到所有信息,则需要每月付299元钱。

公安部回应南都报道:

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

个人信息专项行动延长至2017年12月底

公安部昨日回应南都报道称,为进一步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2015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增加规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犯罪,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也是犯罪,也就是说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也是犯罪。

公安部表示,今年4月底,公安部网安局牵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六个月的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已侦破案件1868起,已抓获犯罪嫌疑人4219人,其中各行业内鬼391人、黑客98人,查获各类公民个人信息305亿条。虽然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公安部透露,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精神,公安部网安局决定将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延长至2017年12月底。公安部还表示,公安机关将继续对窃取、贩卖、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力推进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此外,多地公安机关昨日还与南都记者取得联系,表态将积极核实报道披露的违法线索,并已展开调查。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