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3 20:03
想必大家这两天都在关注北京中关村二小学生“被垃圾桶扣头”事件,今天事件调查有了新进展。
北京中关村二小13日公布了事件调查情况,认定该事件为“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
中关村二小称,经学校多方调查、了解,涉事学生和受到伤害的学生属于正常的同学关系,课上、课下互动交往正常,有互相起外号现象,但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
学校的声明再次引发热议:什么行为算是欺凌?孩子被欺负了该怎么应对?校园欺凌要如何解决?
隐形的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之所以难定性、难解决与其“隐形”密切相关,不少家长都觉得“不过就是孩子玩玩”、“互相打闹”,算“欺凌”吗?
来看看校园欺凌的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负。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从定义中不难看出,“欺凌”就是指小打小闹,不过长期的小打小闹给孩子造成压力,对成长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所以“欺凌”并不需要立即造成暴力伤害,所以很多时候家长、学校并不能体会到“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还是听听过来人现身说法吧。
有料哥的朋友分享了他们认识的人当中受过的欺负。A君说:“我朋友中学时住宿,她的室友联合起来对付她,曾经把滚烫的热水浇在她被子上。”B君说:“我有个同学被人欺负,别人拿着用过的地拖,拖在他的桌子上凳子上。”C君回忆说,以前有个女同学长得很不好看,很受歧视,笔盒、作业本都被藏起来过,还曾经在楼道里被一群男生围着打。
有料哥以前碰到过一个“乌龙”事件,小学的时候午睡完起来穿鞋子,发现鞋子里塞了牙签和带血的纸,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人整蛊错对象了,因为那时候上学很多人都穿“白饭鱼”,也就是白色布鞋,鞋子长得太像,施害者搞错了。
这些校园欺凌时事件,如果单一来看都是不大的“恶作剧”,可是,我们如果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就会发现问题大了——欺负自己的都是身边人,然而自己还必须和他们在一起,没有别的去处,久而久之,就会觉得生命看不到将来,悲观绝望的心理由此而生。
有料哥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只有46%的受访者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没有留意到欺凌事件。
当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该怎么应对?
这几天“丛林法则”又被重新翻出来热炒。不少网友认为,受了欺负就该“打回去”,以暴制暴才是应对校园暴力的最佳方式。
我们在南方+上做了一个小调查:当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是自己强硬回击还是找学校处理?结果正反双方势均力敌,几个小时都一直在50/50徘徊,最新的结果是53%的人选择“强硬反击”,47%网友选择“要学校公正处理”。(你也想投上一票吗?戳链接投票>>)
网友纷纷留言:
以暴制暴,正是校园欺凌的源头之一。“打回去”会不会让受害者变成施暴者?会不会形成有纷争就用暴力解决的观念?
持“打回去”观点的家长应该思考另一个问题:制止校园欺凌,的确应该对欺凌方形成有效威慑,但是不是只有暴力这一种方法?
其实我们可以把“打回去”扭过来:孩子在感到恐惧和危险时要勇敢,要站起来保护自己,要为自己发声——无论是自己找同学沟通,还是求助家长老师。
施暴者真的“罪大恶极”吗?
一位给学校孩子做心理辅导的社工表示,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在与他们接触后,都觉得他们本质上是很乖的,他们需要的是正确引导。
广州市海珠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平台——“青年地带”分享了一个“小魔王”的故事。初一新生小杰是班里的“小魔王”,喜欢随意触碰班级的公共物品,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对同学出言不逊或是动手动脚,俗称“欠揍”。 班级里的“飞机位”一直都是为他而设的。
有一天,社工无意之中发现,小杰很喜欢另一位社工的鲁班锁,每次看到都两眼发直,于是“将计就计”和小杰制定了一个契约:多做好事,少做坏事,三周内得到10个印花,就可以得到他“心思思”的鲁班锁。
这个契约真的改变了小杰:课堂表现情况真的开始有了改善,和同学的相处也缓和了不少。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让他获得了成就感,最后他自然而然地把一些改正后的行为习惯保留了下来,表扬和赞许成了改变小杰的“鲁班锁”。
一句“以后不许欺负人了”是无法有效改变欺凌者的行为逻辑和习惯的,只有尊重每个个体,因材施“德”,才能引导矫治其恶习。
如何定义校园欺凌?
有料哥问了几个身边朋友对“校园欺凌”的看法,被问到“你是否有被欺凌或欺凌他人的经历”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什么算是‘欺凌’?”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反应。这几天网络上热议“中关村二小学生受伤害”事件,不少网友直接用“小学欺凌事件”来指代,也就是说,许多人已经把它定性为欺凌暴力事件。有料哥的这几位朋友也都认为北京这所小学的伤害事件绝对是欺凌。
但是,在抛开具体事件讨论“校园欺凌”时,又会被定义难住:怎么样的行为算欺凌?一个人施暴算欺凌吗?语言上的冷暴力算吗?被高年级同学“打劫”算不算?
本次事件中学校与受害者家长在事件定性上产生分歧,校方认为这是一个“偶发事件”不足以成校园“欺凌”或“暴力”,受害者家长则认定此事是“欺凌”,要求施害者家长赔礼道歉。校园欺凌的边界也许本身就很模糊。
校园欺凌要如何解决?
近年来,中小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教育部11月11日公布了教育部联合八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明确“亮剑”:要求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在此之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指出,此次专项治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
有料哥查阅广东各个教育局网站关于“校园欺凌”整治信息,发现并无太多资料可寻,鲜有出台地方政策或指导意见的教育局。清远是为数不多的出台了具体政策的地市,今年10月清远市教育局制定了《清远市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工作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工作月报制度,上学放学重点时刻加强巡逻等。
在地方教育局网站上,我们能查询到的相关信息基本是教育部下发的指导意见以及学校接受上级部门的督查调研。具体到各个学校,往往采取班会、校会、队会等形式宣传“校园反欺凌”。
其实,这反映出教育部门对校园欺凌不够重视,缺乏预判和甄别欺凌案件的专业指导,折射出校园欺凌案件处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缺乏健全的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应对机制极为重要,这也是防治校园欺凌的基础性工作。
学校有了应对机制和防范教育就够了吗?治理欺凌,绝不仅是校园里的问题。
治理欺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人父母既要珍视自己的孩子,更应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作为学校,应当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并举,重智育更需重德育,面对纷繁世相,应有坚守正义的定力;而全社会则应努力维护公序良俗,以清正之气熏陶孩子纯洁的心灵。
【策划】只偶
【撰文】点小羊
【校对】吴琳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