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户广东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每一户都能量满满

南方杂志 2016-12-13 09:19

12月1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刘云山等在北京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12日在北京举行,全国范围内共有300户文明家庭获得表彰。记者从广东省文明办获悉,13户广东家庭被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这13户广东家庭是:

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海军大院的李玉枝家庭

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金龙社区的陈兆年家庭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景田社区的陈如豪家庭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保税区红树福苑小区的韩世国家庭

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丽豪社区吴主刚家庭

梅州市梅江区西郊街道三角塘社区刘利霞家庭

开平市蚬冈镇玲珑医院徐娜家庭

遂溪县乌塘镇芳流墩村林雪平家庭

揭阳市榕城区新兴街道新兴南社区张舜芳家庭

汕头市金平区永祥街道永兴社区陈映芳家庭

中山市三角镇光明村古细娇家庭

东莞市塘厦镇石鼓社区黄凤贤家庭

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东河社区赵喜昌家庭

李玉枝和麦贤得

李玉枝的丈夫“钢铁战士”麦贤得在1965年身负重伤,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丧失,右边肢体萎缩。妻子李玉枝40多年来用她真挚无私的爱、深沉细腻的情、博大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创造了医疗护理史上的奇迹,使丈夫从一个有严重后遗症的一级伤残病人,逐步摆脱病魔走向健康人的行列。李玉枝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儿子麦海斌在部队立功,转业后被评为优秀干部,儿媳随舰队到太平洋执行任务,被评为优秀党员。女儿麦海珊在部队立功,女婿当警察多次被评优。

陈兆年

陈兆年家庭尊老爱幼、爱岗敬业、邻里融洽、热心公益。陈兆年秉承父辈的良好作风,注重学习、精益求精,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大直缝焊管的龙头企业,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她的丈夫陈晓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主持的100多个爆破工程项目中,无一发生安全事故。陈兆年积极参与街区活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她的带领下,公司为公益事业累计贡献超过2亿元。

陈如豪、吴清琴夫妇

陈如豪家庭传承担当、仁爱、友善的家风,以此育人处事。儿子陈文亮是一名巡警,1997年,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身负重伤,成为“植物人”,至今昏迷不醒。陈如豪夫妇19年如一日地照顾儿子吃喝拉撒,给儿子翻身擦背、推拿按摩。患难之中,他们坚强不息、乐观自尊,从来没有要求任何特殊照顾,甚至拒绝了儿子单位所分配的福利房。同时,他们积极为支援家乡建设、抗震救灾等捐款捐物达12万元。陈如豪、吴清琴夫妇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

韩世国、张铭一家

韩世国和妻子张铭都是深圳市福田区的小学教师。2012年至2014年,夫妻二人两赴新疆喀什市第十八小学支教。援疆期间,他们在学校组建少数民族教师研修团队,帮助少数民族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在维吾尔族学校开设并推广绘本阅读课程,培养少数民族孩子学习汉语的兴趣,深受孩子们喜欢。返回深圳后,又为喀什联系捐赠帮扶款139200元支持基础教育事业。

吴主刚、何少冰一家

吴主刚是一名派出所民警,妻子何少冰是一名护士。2006年,吴主刚与犯罪分子搏斗过程中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在何少冰的深情呼唤和爱的守候下,吴主刚最终苏醒,并于2008年1月返回工作岗位。2013年以来,吴主刚负责的派出所大调解中心以年均780多宗的成功调解量和85%的一次调解成功率成为全区治安调解工作的排头兵,有力促进了辖区和谐稳定。

梅州退休环卫工人熊永和

刘利霞的丈夫熊永和曾是一名环卫工人,收入不高,刘利霞摆小摊帮补家用,但夫妻二人近30年来一直坚持用省吃俭用攒下的辛苦钱,甚至还向亲戚借钱资助贫困学生。为了更好地捐资助学,夫妻俩做起小本生意,经营所得全都用在贫困学子身上,自己则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刘利霞家庭累计捐资150多万元,延续了26名贫困学子的读书梦。

董淑猛、徐娜家庭

徐娜和丈夫董淑猛2004年从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大山深处的麻风病专科医院工作。10多年来,他们将病人当作亲人看待,除了在医病治病,还十分关心病人的心理健康,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和生活上的困难。医院地处偏远,交通通讯不便,医疗设备简陋,他们迎难而上,自己下田种菜解决生活之需。他们还积极开展宣传,减少社会对麻风病人和康复者的歧视。

林雪平和儿媳们在一起,前排右起三媳陈彩霞、大媳周秀娣、林雪平、二媳周平英、四媳郑林、五媳陈妹。后排右起三子洪三河、长子洪三泰、次子洪三川、四子洪景平、五子洪江、契子杨平。

林雪平老人是一位不识字的普通农村妇女,却有良好道德情怀,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注重言传身教。她和丈夫洪茂祺坚持用“德为重、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的家训和“自强不息、艰苦朴素、团结和谐”的家风教育引导子女,鼓励子女上进成才。在他们的教育熏陶下,大儿子是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40多部著作;其他子女也分别创作并出版多部诗集和散文集等;孙辈在全国各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共300多篇(首)。

张舜芳家庭

张舜芳一家多年拥军不辍,丈夫、儿子、大女婿、二女婿都是军人。丈夫在部队期间,她独力承担家庭责任,全力支持丈夫投身国防事业。从1990年开始,她25年如一日,对驻地“红一团”上学的近300名部队子女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照顾,在学习上认真辅导,为许多军人解除后顾之忧,谱写了“双拥”新篇章。

陈映芳家庭

陈映芳在丈夫吴光汉车祸致残的情况下,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经过她的精心照顾和护理,丈夫奇迹般康复。陈映芳虽身患残疾,却努力克服困难,诚信经营书报亭。她是汕头市首个“爱心亭”亭主,在十多年经营中,她拾到顾客的钱物达10多万元,都想方设法一一归还失主。她关心孤寡和贫疾老人,把经营书报刊的赢利拿去帮助贫疾的老人。她扶残助残,想方设法帮助多位残疾人解决就业。

古细娇家庭

古细娇与丈夫李呈朝20年来一起经营饲料销售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他们非常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为了帮助部分残疾人就业、创业,除了教给他们养殖技术,还把饲料以成本价卖给他们,甚至以赊销的方法给予帮助。古细娇夫妻经常到失足青年的家中,感化他们,为他们解决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已有多人明显向好。

黄凤贤家庭

黄凤贤与丈夫黄健强全家四代同堂,五兄弟携各自的小家庭与父母同吃同住在一起,23年不分家。而将这个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就是五兄弟各自的妻子——五妯娌。她们孝老爱亲,让27口的大家庭和睦相处。27张嘴,吃饭是件大事,五妯娌轮流买菜,从没因为家务事闹过意见。她们不离不弃,细心照料重病婆婆直至其去世。为了使公公黄照稳不觉得孤独,五妯娌轮流陪公公聊天、散步。

赵喜昌家庭

赵喜昌曾是雷锋生前所在团的雷锋班战士,2008年他组织成立惠州志愿者救捞队,8年来风雨无阻,义务救人,成功挽救30多名溺水者的生命,无偿打捞200多具溺水者尸体。他积极开展防溺水公益宣传活动。由于常年在外奔波,家务事都落在妻子吴剑秋身上,她以此默默支持着丈夫。赵喜昌家里除了小外孙,都是共产党员。赵喜昌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

新闻链接

《南方》杂志长期报道董淑猛、徐娜家庭。2016年9月13日,董淑猛和徐娜、两岁多的女儿辰辰。这是自2004年大学毕业扎进大山以来,这对年轻夫妇在玲珑村度过的第13个中秋节了。摄影:影子

给你看,大山深处最美的婚纱照

中秋,请别忘记这些老人的坚持

九年公益情缘,南方杂志社荣获中国报业新闻社会活动大奖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