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建立体化防控体系打造粤东最平安城市,走出社会治理特色新路子

潮州发布 2016-12-12 18:34

blob.png

今年10月中旬起,我市各级公安机关在全市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大行动,严厉打击全市交通运输市场存在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优化交通运输环境。陈宏文 摄

本报记者 刘银璇

今年10月份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代号为“飓风2016”“秋风行动”的专项打击整治活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侦破刑事案件499宗,同比上升100.45%。这样的数据是我市全力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具体表现。

事实上,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下,潮州紧紧围绕实际情况,捋清思路,准确定位,按照“努力探索具有潮州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子”的要求,以“打造粤东社会治安最好城市”为总体目标,坚持“创平安法治城市,建有力有为警队”的工作思路,以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为主线,全面加大“严防、严打、严治”力度,走出了一条具有潮州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2012年至2016年,全市没有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影响政治稳定和恐怖袭击事件,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越级进京上访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没有发生涉警涉稳重大舆情事件。重大活动安保实现“零失误”“零投诉”“零事故”;高铁站自2013年开通以来实现暴恐事件、“两抢一盗”案件零发案;全市刑事警情逐年下降。

(一)

近年来,我市在建立提高路面见警率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升级推进,开展了“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各种防控资源聚合、多个防控网络并行”,具有潮州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遏制潮州的刑事发案,重点解决盗抢警情高位运行的治安形势。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上升为“政府工程”,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工作机制、人员保障和专项资金,最大限度整合利用各方力量资源,形成“党政主导、公安主力、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控格局。

与以往相比,2014至2015年,是潮州对社会治安研究部署最为集中、措施最为密集、推进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明显的一个时期。特别是市委书记李水华提出建设“粤东最平安城市”战略定位后,我市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中,我市公安机关致力整合警力和科技,全力编织“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协作网”“网络防控网”六张网,筑牢防控格局,使治安防控由“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由“防控网”向“无缝隙”布防。

(下转08版)

(上接01版)

此外,我市还大胆探索,通过培育枫溪示范区、高铁示范点、彩塘示范镇、东寨示范村、边防示范模式“五个示范点”,致力为潮州打造“粤东最平安城市”提供多层级、可借鉴的防控模式。

自我市打造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至今,路面巡控管事率和及时率均达到100%,刑事警情连续下降,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

(二)

在开展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的同时,我市各级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主业意识”,坚持“大案快破、小案多破”和“创新模式,综合治理”的思路,主动出击,严打严治,以打促防,力促社会平安稳定,助推潮州经济发展。

以“命案必破”为目标,对命案实行快出警、快勘查、快走访、快追捕、快审查的“五快”机制,全力攻坚克难,打好命案攻坚战;坚持“打早打小、除恶务尽”,从警情和已破案件入手,对黑恶犯罪实施全面摸排、精确打击,打好黑恶歼灭战;坚持多侦捆绑、视频同步、串并优先,充分发挥“一长四必”工作机制优势,对盗抢案件围着打、追着打,实施纵深打击,打好盗抢纵深战;在全力打击毒品犯罪,集中力量侦破部、省目标案件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创新手段,开展“千警万民,共建无毒村居”创建活动,对全市1012个村居实施“一村(居)一警”禁毒工作格局,并推广建立“工作站”,开创了“宣传教育、预防发现、医治矫正、监测管理”为一体的新型社区戒毒新模式,打好禁毒主动战。

在消防、交通等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实施综合治理方面。我市主动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设立“严管路”,取消摩托车入户限制,重点整治“泥头车”、机动车乱停乱放、摩托车违法驾驶等交通乱象,全力营造平安、顺畅、文明的交通环境。同时,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推进“三小”场所、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等专项行动,通过村村进消防车、组建乡镇义务消防队、城区消防设施大整改等措施,确保近年来我市没有发生群死群伤等重特大火灾事故。

(三)

目前,我市总人口270多万,在职公安民警2300多人,协管员1000多名。近年来,我市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训练强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采取严管优待措施,深入推进队伍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队伍忠诚度、廉洁性、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努力打造一支“有力有为、敢于担当”的精兵警队,夯实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基础。

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强刑事科学技术、行动侦查技术、网络监察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等四大支柱技术建设,落实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为立体化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14年至2015年,全市共投入四大支柱技术建设4亿多元,其中,视频二期建设近2亿元,指挥中心平台升级和新型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建设8000多万元,“信息技侦”建设1200万元,互联网综合应用平台建设700多万元,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大防控专项培训。

同时,我市积极参与“粤警创新”大赛,坚持以警务创新推动警务工作改革,通过加大参赛项目的发现、挖掘、培育和推荐,破解“四项建设”深层次难题。在全省790个参赛项目中,我市脱颖而出,荣获银牌、铜牌各1枚,鼓励奖2个,并集体荣获“平安广东杯”银杯。其中,“基于PGIS平台网络硬件特征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和“刑侦警务助手”实用价值明显,部分兄弟市公安机关已在推广使用。

(四)

2016年,潮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初具雏形,全市政治大局总体平稳,面上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形势发案保持低水平运转,群众出行安全感不断提升,交出了一份令潮州百姓满意的答卷。

年末岁尾,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公安部门将以“创平安最好城市,做人民忠诚卫士”为目标,紧扣“稳定”“治安”“民生”“忠诚”为重点,全面加大“严打、严防、严治”力度,不断提升“智慧维稳”能力、“积极治安”成效、“创新为民”水平、“法治警队”素养,为潮州“再创业谋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部署保驾护航。


编辑 南方号值班编辑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