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两位壮年医生离世!这十个职业猝死率高,有你吗?

南方都市报 2016-12-12 13:37

本文据微信公众号:厦门日报(xiamenribao)

南都君已获授权转载

最近,南都君提送了一位年仅24岁的工程师因长时间加班猝死的报道,引发人们对过度劳累、透支健康的关注。

报道回顾戳↓↓

年仅24岁工程师猝死!他不抽烟不喝酒,时常加班……

但就在前几天,再次传来噩耗:两位正值壮年的骨干医师接连离世。

这两个悲伤的消息刷屏了医疗界的朋友圈↓↓

12月7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助理教授王昭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去世。

12月8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尹小文博士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去世。

都是四十多岁,正值壮年

都是科室里的骨干医师

……

两位医生出事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院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力量积极救治,医院也积极协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同时间,院领导提醒全院医护人员注意体检,尽早发现自己身体潜在的问题,早作防治。

厦门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杨叔禹在出差途中惊闻噩耗,痛表惋惜,立即委托在厦的委领导带队慰问两位医师的家属,并通过院领导转达对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关心,提醒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注意身体!

王昭

2016年12月05早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医生王昭因“心慌、胸闷、胸痛”住进厦门市心血管病院(原心脏中心)CCU,12月7日突发心脏骤停,心脏按压无效后开胸发现主动脉夹层破裂,医院紧急手术抢救。

虽然手术完成,但因心脏停跳时间久,心脏、脑灌注严重不足,心肌损伤严重,12月7日晚上8点30分,王昭医生因抢救无效离世,留下父母、妻子,和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

尹小文

12月8日深夜,结束忙碌的尹医生一人在家,感到心脏难受,向同事打了求救电话。

同事们赶到他家,他却没法回应了。在 110,120 用电锯锯开门而入后,尹医生的心跳已经停了1个小时了,被送到医院插管抢救2小时,仍无力回天。

尹小文医生一生为别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很少有时间关爱自己,临别前甚至没有和分居两地的妻子道别……

没有人敢想象,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王昭和尹小文的骤然离世,将给两家家老幼妇孺带来怎样的打击。

而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也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朋友圈里是诉不尽的哀思和悼念:

全国已有多位医生猝死

近年来,由于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

医生猝死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2013年07月05日,南京中大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毛翠华,上厕所时猝死,50岁。

●2014年10月12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去世,55岁。

●2014年10月25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丁易突发心脏病去世,48岁。

●2014年9月20日,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路阳猝死,48岁。

●2015年4月13日,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李大连医生猝死,48岁。

●2015年7月8日,北京中日医院ICU医生宋韩明猝死,31岁。

……

还有无数白衣天使辛劳的身影

让人动容记忆深刻↓↓

这十大行业被指是猝死高发行业

应该说,累,有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职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不小,劳动强度常常挑战人们的体力极限。腰酸背痛、失眠、健忘等症状的频出,无不显示着我们可能患上了“过劳症”。

然而,现行法律对过劳死是否属于工伤,在实践中还存在认定上的模糊,而劳动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也普遍不足,就算是认定为“过劳”,企业受到的惩处也只是少量罚款,违法成本较低,因此加班成了不少企业堂而皇之的要求。过劳之下,常有悲剧,近些年不时有人因劳累引发疾病离世,死亡年龄也不断趋于年轻化,IT、外企、媒体、医疗等行业更是重灾区。

其实,劳累大多出于自愿。加班,是责任心的体现,也是获得较高职位和收入的途径。为了提神缓解疲劳,咖啡、浓茶、烟草甚至药物都成了上班族的必备品,让原本疲劳困乏的身体雪上加霜。油尽必然灯枯,疾病骤然暴发,重创健康,伤害生命,让人猝不及防。

由此看来,过劳是种病,还得治。

面对一个个逝去的生命,法律、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无动于衷,必须有所行动,对症下药。首先,对过劳死要有明确的认定办法,厘清模糊地带,一旦确定,企业必须依法给出高额赔偿,提高其支付的代价和成本。

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也不能放松源头治理,尽可能避免过劳状态的出现。在制度层面,是否可以考虑对收入分配机制进行改革,由劳动时间决定报酬转向重视劳动效率和成果?其次,保障工会对加班问题具有监督和调解的权力。此外,急救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也亟待推进,像抢救的黄金时间、正确有效的急救方法、急救时该避免的错误等信息,都该加以普及。

从个人的角度讲,也要避免被浮躁的“成功观”裹挟,在事业上急于求成,把人生压缩成“短线操作”。工作与身体,孰轻孰重得算算明白账。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另据人民网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