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谋女郎倪妮+谋女儿张末:28岁比17岁更好

腾讯娱乐 2016-12-10 15:43

生于1988年的倪妮今年恰好28岁,她说,自己终于想通了,当演员是怎么回事儿。

腾讯娱乐专稿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倪妮这次不想自己单独接受采访,更希望和导演张末一起。“你是怕面对记者的那一类明星吗?”我们问。“我都OK,还好。”她爽快地回答。的确,她对每一个问题都侃侃而谈,态度既不谦卑也不倨傲,是非常令人舒服的聊天对象。不过,采访进行到20分钟,“末末姐”加入聊天,你还是能明显感受到倪妮的笑容变多、回答也变得更活泼了。

整个《28岁未成年》的宣传期,倪妮都穿着素净简单的衬衫或T恤搭配平底鞋,妆容更是清淡,像个学生。她个高腿长,身高1米60的张末踩着10厘米的高跟鞋也没她高,但倪妮一直乖乖地称张末“末末姐”,两人看起来也像极了成熟的姐姐和纯真的妹妹——就像片中17岁的“小凉夏”和28岁的“大凉夏”。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倪妮分饰两角:28岁的大凉夏为霍建华饰演的男友放弃了梦想,却弄丢了自我也弄丢了爱人;一次偶然让她“穿越”成了17岁的小凉夏,与王大陆饰演的飞车少年展开了一段“虐恋”,却也用少女的莽撞、热情和闯劲,拯救了11年后的自己。

这原本只是小说《28岁未成年》中一个很短的片段,但张末却看进了心里。那年她30出头,已经可以回望过去的人生,得出这样一番总结:“18到28岁是一个特别动荡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干嘛,是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在这之前你太年轻,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在这之后你想通了。所以28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龄。”

至少在三个人身上,这个“28岁关键论”得到了验证。张末的父亲、倪妮的授业恩师、生于1950年的张艺谋,在农村插队了三年、又当了八年棉纺厂工人之后,于28岁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生于1983年的张末,在28岁那年担任《金陵十三钗》的副导演、剪辑师,这是她继《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后参与的第三部电影,坚定了对这一行的热爱,也产生了自己要当导演的野心;而生于1988年的倪妮今年恰好28岁,她说,今年早些时候,自己终于想通了,当演员是怎么回事儿。

倪妮: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23岁出道以来,倪妮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观众缘的演员”,理由是,除了《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再没有辨识度高的角色。一些演员会拼命接戏,出镜率高了,总能给观众留下一些印象,但倪妮却似乎一点都不着急,她有自己的一套理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演员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体验,如果把太多时间放在工作上,就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了。”

但28岁这年,团队给她一口气接了5部戏,她却发现,“不是我不行,是我没有愿意往前迈一步。迈出了那一步,我发现这样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强度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我也没有丢掉我的生活。”——原来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腾讯娱乐:你会想要去争取观众缘吗?

倪妮:其实我一直都不觉得争取观众缘是做演员最核心的一件事。粉丝会挺你,在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出来帮你说话,这当然也是非常让人感恩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演员不能想太多,要纯粹一些,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是要生活的,我觉得演员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体验,如果把太多时间放在工作上,就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了。但这是我过去的想法。

腾讯娱乐:现在变了吗?

倪妮:对,今年我经历了一个特别高密度的工作节奏,我发现,原来不是我不行,是我不愿意接受。我没有愿意往前迈一步。迈出了那一步,我发现这样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强度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我也没有丢掉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挺开心的。所以我觉得有时候真的是自己比较狭隘,活在自己狭隘的想象里面,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不愿意迈出去,但是当你迈出去了之后,你会发现你的舒适区越来越大,你的包容性、你整个的适应能力也会跟着自己的调节变得越来越广,这是个特别开心的事情。

张末片场工作照

张末:我的动荡,跟“张艺谋的女儿”无关

《28岁未成年》定档12月9日,而一周之后,12月16日,张艺谋导演的《长城》上映。媒体打出标题:“张艺谋父女PK贺岁档”,并在文章中特意指明,这是中国影史、甚至世界影史上都少有的“父女导演档”。而这轮采访中记者们必问的问题之一,就是“父亲拍了那么多大题材、大制作,你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部很‘轻’的青春喜剧片?”言下之意,你的作品跟父亲还差太远——从张末走上导演之路起,“张艺谋的女儿”的身份就是她的光环,也是她的“原罪”。

但张末却坦然地说,自己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更幸运的是,在她的18岁到28岁,这个身份并未成为她的枷锁。她的所有内心动荡和成长突破,都是“张末的人生故事”,而不是“张艺谋女儿的人生故事”。

腾讯娱乐:您说18岁到28岁之间特别动荡,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作为一个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导演的女儿,自己也走的是导演这条路,这种迷茫感会不会更强烈?

张末:我觉得这跟他的女儿倒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从生物学上就是他的女儿,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笑)。因为我是15岁出的国,在国外一直待着,也没有父母陪读,反而是躲过去那段可能别人认为我会受影响的时间。如果我老在他身边,也许是不一样的状态,但是在国外,说句实话,西方人对中国电影的认识还是少,知道他的更少。

腾讯娱乐:知道他的也少吗?

张末:很少,2008年以前没有太多人知道他,除非是专门学亚洲文学或者是亚洲影艺的。2008年以后,因为奥运会,他一下子家喻户晓了一些,在这之前没有人知道。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挺好的锻炼,让我内心独立,因为我在国外首先做的是自己,所有的后果都得自己承担,别人喜欢你也是因为你这个人,没有人知道你是谁的女儿。

张末、张艺谋、倪妮

28岁比17岁更好

“玉墨”的候选演员们聚集在北京电影学院。15岁就去美国留学的张末,带着小学四年级就移民加拿大、当时已经靠《山楂树之恋》(电视剧版 电影版)成名的窦骁,去考察演员们的英文水平——因为在片中要跟克里斯蒂安·贝尔演对手戏。轮到倪妮,张末让窦骁跟她搭了一段《山楂树之恋》的英文台词。这是她们俩第一次见面与合作,当时,张末28岁;如今时隔五年,两人已是姐妹之交,再度合作,倪妮28岁。

“我真的觉得年纪大了,体力直线下降,以前拍戏熬个几夜根本不成问题,现在不行了。”倪妮“诉苦”。张末赶紧接过话茬:“我反正现在熬一次大夜得三天才能缓过来,以前不需要缓。”

然而,面对记者的提问“让你像凉夏一样回到17岁怎么样?”两人却一致摆摆手:不要!还是现在好。

腾讯娱乐:你的17岁是怎么度过的?

倪妮:17岁的时候我过得挺苦的,天天备高考,还考了两年,真的是蛮可怕的。早上5点多钟起来晨练,冬天,晨练完去早自习,然后开始背语文、背古文、背历史、背政治、背英语,做题、做阅读理解、做完形填空。临考的时候,根本中午不太出去吃饭,就买一盒泡面、一根火腿肠,自己泡泡面,吃完之后趴在桌子上睡会儿,起来再上课,就是那样的。

腾讯娱乐:你是一个很努力的学生?

倪妮:没有,因为以前太不努力了,所以复读的那一年,怎么着,你做了这个选择,你也得对得起自己的选择,所以就拼一拼,不管成绩能有多大提升,就试一试吧,你不拼怎么知道?所以就稍微多努力了一些。

腾讯娱乐:也没有谈恋爱?

倪妮:有啊,早恋,所以就复读了嘛(笑)。

腾讯娱乐:导演的17岁是在国外度过,应该不像倪妮这么苦吧?

张末:也有,因为我是要考大学的,雄心壮志地要考一个名牌大学,而且那时候才去了一年多,语言关还得过,等于我要跟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同龄人拼,所以也是挺拼的。

腾讯娱乐:如果让你像凉夏一样回到17岁,有冲劲、有梦想、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你会觉得更好吗?

倪妮:不会啊,现在我也没有少了冲劲,也没有少了梦想,也没有少了理想,

腾讯娱乐:觉得现在比以前更好?

倪妮:好一点。

编辑 戴晓诗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