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父母微信公众号 2016-12-08 17:55
文|壹姐儿
壹姐儿身边有个朋友,对教育孩子特别上心,早年还在怀孕时,就天天捧着一本育儿书在看。
孩子出生后,她家里的书已堆了满满一柜子,每每遇到问题,就直接到书里找对策,也就是俗称的“照书养”。
我一直以为像她这么上心,又肯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现代女性,当起妈妈来必定游刃有余,可突然有一天,她挂着满脸的憔悴,跑来找我诉苦了。
原因是孩子太脆弱。才一年级的小姑娘,考个试考砸了就哭到吐,还整天郁郁寡欢。
“我从来没有给过她压力,也不要求她学习成绩,但她怎么就是接受不了考试不是第一名?”朋友泫然欲泣。
才一年级的小豆包,就这么有“上进心”,妈妈真的欣慰不起来。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上进心,小姑娘是接受不了失败,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避免失败,所以,情绪失控了。
为什么会这样?朋友一脸茫然,我倒是从她的话头里找到了端倪。
朋友说,书上都讲了,好孩子是夸出来了,所以,生怕孩子不自信的她,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一直夸,一直夸,夸了整整6年……
我竟无言以对。
壹姐儿也算三十好几的成年人了,不过要是有人天天这么夸我,还是一个我最信任崇拜的人,估计我也找不着北了,以为自己天纵英才,就是被上天选中派来拯救地球的。
可要是突然有一天,现实一巴掌把我抡回地面,估计不是摔死也得半残啊。
显然,朋友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个营养配方,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熬成了一碗毒鸡汤,孩子焉能不中招?
恰当的表扬,是对孩子的认可和肯定,过度的表扬,却只会让孩子混淆自我,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尤其是当孩子真实的能力与自我认知出现明显差异时,挫败感会极其强烈。
被熬坏了的一锅汤还有“爱和自由”。
给孩子充足的爱,这当然没错,但爱的方式千差万别,结果也会迥然不同;给孩子发展的自由,这更没错,可自由的边界却是各随心意,有宽有严,甚至毫无边界。
同样一句话,每个人的理解和认知不同,结果也完全不同。
去有孩子的朋友家里做客,看到过不止一次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拿起皮球随手就拍,最后惹得楼下找上门来投诉。
朋友应付完投诉的邻居,转身就摆出一脸不满:这个事儿多的邻居,一定家里是没孩子的,孩子的天性就是自由爱闹,这也投诉?
对孩子,却是一句也不舍得多说,由着他继续“释放天性”。
有多少“甩手”父母,就有多少被“爱和自由”宠坏了的孩子。这样的“爱和自由”,离其本意早已十万八千里远了。
还有一种错判的“给自由”,就是崇尚对孩子“无为而教”。
常见的就是,“我不想规划孩子的人生”、“我要遵从他的本心”、“学习成绩无所谓,我只要他快乐就好”……
孩子的人生,你当然无权规划,但这不等于你可以轻松卸下为人父母的责任。
你希望不干涉孩子,所有选择都让他自己做决定,可你帮他建立做一个选择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了吗?
你要遵从孩子的本心,但他真的已经对自我有足够清晰的认知了吗?你真的确定他表现出来的“本心”,不是逃避现实的假象?
你只希望孩子快乐就好,可你真的知道孩子快乐的源泉在哪里吗?没有立足社会、追求自我的基本能力,他的快乐又能持续多久?
给孩子自由,其实也是有边界的,更不意味着父母可以不再用心。
你以为喝几碗鸡汤,你就很懂孩子?错了。同样一碗汤,有人喝了通体舒畅,有人却是越喝越迷糊。
为什么?
一句话,父母的认知高度,决定了对鸡汤营养的吸收程度。要是熬坏了鸡汤,别忙着四处进补了,赶紧提升自己吧。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